越來越多人得癌症,醫生提醒:洗碗時幾個壞習慣,你占了幾個

2025-02-18     影墨     2476

筷子作為我們進食的常用工具,其使用和更換問題常被人們忽視。不少家庭的筷子長期使用,只要沒折斷就不會主動更換。

然而,這種做法存在健康隱患。長時間使用的筷子容易滋生多種有害細菌,像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其中黃曲黴素尤其需要引起重視

越來越多人得癌症,醫生提醒:洗碗時幾個壞習慣,你占了幾個

通常情況下,筷子本身不會直接產生黃曲黴素,但當筷子出現裂縫或清洗不幹凈時,夾取穀物、堅果等食物後,食物殘渣長期附著在筷子上並發霉變質,就可能產生黃曲黴素。黃曲黴素是一種強致癌物,會大大增加肝癌的發病風險。

為了確保健康,建議每三個月更換一次筷子,特別是竹木筷子更要按時更換。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判斷筷子是否需要更換

越來越多人得癌症,醫生提醒:洗碗時幾個壞習慣,你占了幾個

如果筷子表面出現非木頭或竹子本色的斑點,尤其是霉斑,應儘快更換;若筷子出現彎曲、變形或表面有破損,也應及時更換;倘若筷子散發出明顯的酸味,說明已受潮霉變,必須立即更換。說完筷子,再來看看洗碗時的習慣。這些看似平常的習慣,實則可能隱藏著患癌的風險

餐具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是一個常見問題用過的餐具若長時間泡在水裡,特別是在20~30℃的水溫環境下,就容易滋生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氏菌等細菌

越來越多人得癌症,醫生提醒:洗碗時幾個壞習慣,你占了幾個

要是飯後不及時清洗碗筷,細菌就會大量繁殖。不更換洗碗布也是個嚴重問題洗碗布應定期更換,建議每月換一次

中國預防醫學會曾對使用過的抹布進行抽檢,結果讓人吃驚:每平方厘米的抹布上細菌數量高達6250萬到1776億個。要知道,馬桶圈上的細菌總數約為3000萬個,而有些家庭的抹布比馬桶圈還髒,且可能含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有害細菌。

越來越多人得癌症,醫生提醒:洗碗時幾個壞習慣,你占了幾個

洗完碗筷後的處理方式也會影響健康。很多人洗完碗筷後,直接把濕漉漉的碗筷放進櫥櫃,這樣容易導致黴菌滋生,嚴重時可能產生黃曲黴素,使用木質碗筷的家庭更需注意。所以,洗完碗筷後,應先控水晾乾,再放入櫥櫃

越來越多人得癌症,醫生提醒:洗碗時幾個壞習慣,你占了幾個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