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影:33號遠征隊》人物刻畫和結局分析

5小時前     楷傑     1928

《光與影33號遠征隊》在劇情方面非常的獨特新穎,那麼遊戲內各個角色的形象刻畫到底如何呢,下面請看「fffnod123」帶來的《光與影33號遠征隊》人物刻畫和結局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個人玩完光與影還是很喜歡的,後面到網上看了一下大家的評價,沒有想到還是有挺多人是不適應這個劇情的,我比較認可的一個說法是,這遊戲一開始的敘事和最後劇情走向不一致,導致背刺了玩家的情感。我可以理解一些代入感強的人玩這個遊戲肯定會有不適,但33號遠征隊本來就不是一個迎合大眾口味的一款遊戲,更多的是主創團隊對家庭、人生的意義、現實的殘酷,內心傷痛的個人理解。所以我覺得33號遠征隊充分體現了獨立團隊的特點。

我想成熟的商業團隊很難通過將占據將近1/3遊戲時間的前期主角直接掛掉這麼高風險的操作。類似the Last Of Us 2裡面的喬爾(但喬爾其實已經不能算是2代的主角,並且他是一開頭沒多久就下線的),但由於遊戲1代喬爾太成功,所以2代喬爾的死也被很多人所不能接受,被認為是遊戲製作組對玩家的背叛。但33號遠征隊其實在大多數國外玩家中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和the last of us 2當時的全球的風波完全不一樣,所以我覺得33號遠征隊的劇情還是合理自洽的。只是因為主創的選擇,導致這不是一個傳統的王道故事,而中國玩家實際上是更吃王道劇情這一類的,所以在第三幕才無法接受遊戲的劇情,感覺被背刺。

但如果拋開代入感這個問題,我覺得33號遠征隊的劇情我還是很滿意的,如果做成電影或者寫成小說,這種第三人稱視角的形式,可能劇情能夠被更多的人接受吧。

《光與影:33號遠征隊》人物刻畫和結局分析

我玩這個遊戲對裡面感觸最深的居然是雷諾瓦,這可能是我也是一個父親的關係(話說這個遊戲的劇情明顯更成人向,所以目標玩家的錯位也導致這款遊戲口碑在中國不佳的原因之一吧)。話說真遇到這種情況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嗎?當然有人也提到為什麼大家都要這麼極端,各退一步不就可以了?我想說的是,這種兩難的抉擇正是遊戲希望塑造的一個主題,如果說人們可以很容易離開畫界,那麼這個遊戲的邏輯一開始就不成立。

從遊戲可以知道,畫界對畫師有著強烈的吸引力,雷諾瓦曾經也深陷畫界,是阿莉涅拯救了他。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的將離開畫界想像得過於簡單,你可以理解為一種極易成癮的致幻劑,服用者可以通過它看到任何自己想看到的事物。而在失去自己的兒子後,連最厲害的繪師首領也因為傷痛陷入畫境不可自拔,雷諾瓦不得已只能想方設法毀掉這幅畫,從而造成一開始遊戲抹殺的設定。所以從遊戲根基的設定上說,就不會有什麼中間選項。雙方為了自己的希望,必須傷害另一方的利益,沒有什麼兩全其美的做法。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