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所能及地幫助子女
雖然我們老了,但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還是要多幫幫子女。
我每個月有4600多的退休金,除了自己的日常開銷,還能剩2000左右。
我會用這些錢給孩子們買些生活用品,像米麵糧油、衛生紙之類的。有時候,我也會給孫輩交一些培訓班的費用。
也時常會幫著接送孫子孫女上下學,但不會住在子女家裡。
前年,兒子做生意遇到了資金周轉困難。我知道後,直接拿出5萬元給了兒子。
這錢雖然對兒子來說,不是很多,但他卻特別感動,說我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是他們堅強的後盾。能幫到孩子們,我也覺得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了。
六、絕不瞎摻和年輕人的事,給他們空間
其實自從子女成年後,我就沒敢過多干涉他們的事,找什麼工作,找什麼對象,要過怎樣的生活,我都不去摻和。
尤其是子女成家立業後,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後,我就和他們保持了一定距離。
因為我知道,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思想和活法,我們老一輩人終究無法共鳴,過多摻和,本意是為子女好,但最後都會弄巧成拙。
我有個鄰居,他兒子和兒媳婦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架。本來小兩口吵吵架很正常,過不了多久就會和好。
但這個鄰居每次都要插手,他總是站在兒子那邊,數落兒媳婦的不是。結果,矛盾越來越大,小兩口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最後差點鬧到離婚的地步。
我可不會這樣。我兒子和兒媳婦偶爾也會有矛盾,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裝作不知道,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如果他們主動來找我傾訴,我也是先聽他們說,然後勸勸他們,讓他們互相理解、包容。我一直跟兒子說,要多疼疼兒媳婦,人家嫁給你不容易。
所以,我兒子和兒媳婦的關係一直都很好,他們的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我看著也高興。
這就是我守寡11年,一個人獨居也能過得很幸福的原因。
其實,老了只剩下一個人生活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調整好心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一樣可以過得精彩。
希望我的這些經驗,能給大家一些啟發,讓每一位老人都能擁有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