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人過70歲後,父母仍然還在,晚年生活多半會過得悲催

2025-06-13     緣分     2205

來自作者的生活有感:

說一句很扎心的話:「要是人到七十了,父母還健在,這晚年生活可能會過得很悲催。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人的壽命普遍變長,好多人能活到九十歲,甚至百歲。

以往老觀念都覺得,人活久就是有福。可真要是歲數太大了,對兒女來說,未必是好事,弄不好就是沉重的負擔,把兒女拖累得夠嗆。

想想看,一個人要是活到九十多,那他的兒女差不多也七十了。七十歲,在過去那可是古稀之年,同樣也是老人了。

身體硬朗的,還能勉強照顧好自己;可要是身體不好,自己都得靠別人照顧,這時候上面還有父母要照料,那日子可就太難熬了,簡直是雪上加霜。

我發現,人過70歲後,父母仍然還在,晚年生活多半會過得悲催

就拿我的隔壁鄰居李大爺的晚年來說吧。

李大爺今年74歲,是礦廠退休職工,每個月3200元退休金,而老伴71歲,是普通家庭主婦,但在18年前補繳了社保,現在月月也有1450元的退休金領。

雖然夫妻倆都有退休金,但他們的晚年卻不好過。因為家裡還有個96歲的老父親。

這老爺子在19年前就身體不好了,開始是腿腳不利索,雙腿有關節炎,風濕骨痛,搞得老爺子沒法久站久坐,出門去哪都需要有人攙扶看著。

不過那時候還算不會怎麼麻煩人,把他安置在家裡,做好的飯菜,倒滿茶水,然後身邊放著尿壺啥的,他自己就可以自理。

可是10年前,老爺子不小心摔了一跤,下半身癱瘓了,腦子也糊塗了,生活就完全不能自理。

吃喝拉撒全得靠人伺候,每天得有人喂飯、幫忙翻身、擦身子,時不時還要按摩下身體。

我發現,人過70歲後,父母仍然還在,晚年生活多半會過得悲催

李大爺家有四姐弟,原本上頭還有個哥哥的,但20多年前,哥哥意外去世,嫂子侄子又定居他鄉後,照顧老爺子的責任,就落到了他肩上。

那些姐姐雖然還在,但一個個都嫁得很一般的家庭,年紀也大了,每年除了偶爾能回來看看老爺子,也幫不了什麼忙。

早些年李大爺才60齣頭時,身體還行,照顧父親雖說辛苦,倒也還能應付。

這幾年步入70歲後,李大爺自己身體就不行了,高血壓、糖尿病纏身,中藥西藥就沒斷過。

他的老伴呢,雖然年輕幾歲,但也好不到哪裡去,腰椎和膝關節不行,幹不了重活,平時買菜做飯都很辛苦。

而照顧老爺子的擔子,全都得李大爺負擔。每次給父親擦身子,他都累得直喘氣,有時候自己身體不舒服,想多躺會兒,可一想到父親還等著吃飯,又不得不強撐著起來做飯喂飯。

看到這種情況,也有不少人勸過李大爺把老人送養老院去。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