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人過70歲後,父母仍然還在,晚年生活多半會過得悲催

2025-06-13     緣分     2174

我發現,人過70歲後,父母仍然還在,晚年生活多半會過得悲催

李大爺也聽勸,試著想把父親送養老院,可去周圍的養老院打聽了一下,卻發現,像他父親這種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齡老人,一個月費用得5000多。

李大爺就是個普通退休工人,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來,看似不少,但夫妻倆養老和看病買藥那些基本是足夠的,可要額外負擔老爺子去養老院的話,他根本負擔不起。

兩個姐姐也不會出錢,而李大爺的一雙兒女,經濟條件一般,各自都供養孩子讀書和背著房貸車貸。

每個月能給的補貼十分有限,這再要兒女一起贍養老人的話,他們也沒能力。

最後實在沒辦法,李大爺也就只能自己咬著牙,在家照顧父親。現在的李大爺真的太苦了,明明自己到了養老的年紀,卻還要贍養更老的父母。

時常也聽他抱怨說:不知道是老爺子先走,還是自己先撐不住,再這麼下去,真怕自己先累垮了。老爺子又不知道怎辦!」

我發現,人過70歲後,父母仍然還在,晚年生活多半會過得悲催

除了李大爺,我那遠房表叔,情況也差不多。表叔今年71歲,母親94歲,癱瘓在床多年。家裡就他一個兒子,照顧老母親的責任就只能他擔著。

雖然表叔是中學教師退休,退休金很高,每個月過萬,而老伴的退休金每個月也有3000多,但這麼有錢,他們的晚年也因為要照顧老人,變得不好過。

老母親10多年前身體不好後,表叔就開始請保姆護理,先是白天保姆伺候,晚上他們夫妻倆照顧,後來老母親身體越發不好,而他們夫妻倆也上了年紀,就只能請全職24小時陪護的保姆。

可就是請了全職保姆,但他們夫妻倆也沒得休息,一旦老母親有啥不適,還得折騰他們。

尤其是他家老母親身患多種病痛,隔三差五就這裡痛,哪裡又不舒服要進醫院。

老人的事,年輕人都不愛搭理,而他們也沒時間,每次進醫院都一邊請護工一邊自己幫忙照顧著。

像他們這樣的家庭條件,錢是夠用,可人力卻不夠,畢竟已經70歲的表叔夫妻倆,自身情況也很糟糕,各種慢性病纏身,三天兩頭也要吃藥打針。

被老母親這麼一折騰,有錢也很難讓他們夫妻倆開心起來。

別的父母早走的同齡人,到了這把年紀,都是逍遙快活,到處旅行玩樂,而他們夫妻倆卻要為了照顧老人,宅在家裡,圍著老人,哪裡也不敢遠走。

前幾年,縣城開了一家特別好的養老院,我們一幫親戚也叫表叔乾脆把老人送養老院去,畢竟他們的條件也足夠支撐的。

一向孝順的表叔,卻表示不敢送老人去養老院,怕老人送進去受苦,也怕被人說不孝順,所以還是留在身邊,能照顧幾年就幾年。

我發現,人過70歲後,父母仍然還在,晚年生活多半會過得悲催

所以,家有一老未必是福,人的壽命太長,有時候也真不是啥好事。要是家庭經濟條件好,能請個保姆,或者把老人送養老院,兒女的負擔還能輕點。

可要是條件不好,就只能讓七十歲的小老人照顧九十多歲的老老人。旁人看著覺得沒啥,可當事人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就算兒女再有孝心,天天這麼折騰,也扛不住啊。自己到了該安享晚年的時候,卻幹著保姆、護工的活兒,還沒日沒夜的。

老話常說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話雖說難聽,可確實道出了無數七十歲,還要照顧父母的老人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