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老家住半個月後發現:農村環境再好,也很難回到從前的樣子

2025-06-13     緣分     1700

來自網友溫先生投稿:

今年48歲的我,1998年大學畢業後,就留在省城工作,然後忙於工作,又結婚生子,在城裡買房等等事情,讓我很少回老家。

以前過年過節還會回去,但自從把父母接到了城裡養老後,回老家的次數就更少了。

雖然說一直在省城居住,但我內心也一直很回味農村的生活,尤其是回憶起兒時,我就覺得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生活。

過年回老家住半個月後發現:農村環境再好,也很難回到從前的樣子

小時候的我,很野,喜歡上山撿柴火、摘野果,下河游泳、摸魚蝦,鑽田裡玩泥巴、釣黃鱔、過家家。

還有喜歡到處串門,人小鬼大的我,不管是比我高几年級的,還是小很多歲的,我都能和他們玩成一片。

那時候的村子雖然很破舊,大部分人家都還是住著老瓦房,甚至幾家人住在一起那種,但我卻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美好。

鄰里之間互幫互助,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不像城裡那般,鄰居都是陌生的,冷淡的,互相避諱的。

每當想起這些,我就格外想回到農村生活,也一直很努力爭取回老家的時間,但過去回老家都是匆匆忙忙,甚至很多次都是回去掃個墓,待不到幾個小時就跑了。

直到去年,因為花了十來萬翻修了老瓦房後,父母就說今年要回去過年,說這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儀式。為此,原本年底最忙碌的我,也找了這個理由,回老家待了半個多月。

我以為這回家長住,會讓我再次體驗到兒時那美好的農村生活,誰知這次回家,卻讓我發現,農村環境再好,也很難回到從前的樣子。

過年回老家住半個月後發現:農村環境再好,也很難回到從前的樣子

為什麼說回不去了?我總結了這幾點:

1、農村生活難以適應

剛回老家的那幾天,感覺一切都很好,可以吃新鮮的蔬菜、喝天然的井水、呼吸最清新的空氣,和最淳樸的老家人嘮家常。然而,多住幾天後,卻讓我享受不起來了。

農村的蔬菜是好,但種類不多,吃來吃去就那幾樣,想吃點其他的都得去大老遠的集市上買,而集市一周才兩次。

集市上的小攤小販賣菜,什麼菜都帶不少泥巴,幾乎都說是自己家種的,然後賣的很貴,城裡超市都賣二三元一斤的,他們敢賣五六元。

並且跟著這些小攤販買菜,還不能像城裡超市那般挑挑揀揀,挑的多了,攤主就會不高興。

想吃點肉,比如海鮮、牛肉羊肉啥的,還得去鎮上。

買些生活用品和小零食質量的,雖然村裡有小超市,但種類不多,並且很雜的品牌,價格也普遍嬌貴,省城一包鹽巴,也就2.5元,這裡要賣4元。

過年回老家住半個月後發現:農村環境再好,也很難回到從前的樣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