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下來,男方結個婚,起碼得 100 萬起步。可現在有多少年輕人能一下子拿出 100 萬呢?最終還不是得靠父母!
現在的父母,大多都是從過去艱苦的日子熬過來的,這一二十年才過上好日子,也不是所有父母都能輕易湊出 100 萬的。
阿明以自己父母為例,他說父母都快 60 歲了,兩人都沒買社保,退休後也沒有退休金。
目前在鎮上打工,加上家裡果樹的收入,平均每個月兩人的收入才 6000 多元,還要贍養年邁的奶奶,而且父母身體也不太好。
要讓父母湊 100 萬給他結婚,或許他們能湊到,但其中百分之八十的錢肯定要跟親戚朋友借。
阿明表示,他實在不忍心讓年邁的父母為了自己結婚,一把年紀還要背負幾十萬的債務。
另外,阿明還說,就算他不在乎父母負債,但在這個利益至上的社會,女方嫁過來看到男方家負債纍纍,多半不會滿意,這樣的小日子也很難過得幸福長久。
可能剛結婚時還有愛情支撐,可一旦面對負債帶來的生活壓力,就會開始互相嫌棄。
最終走向離婚,也是大機率的事。
雖然那些離婚的人都會說感情不和,但主要原因還是沒錢。
就拿他曾經的室友來說,7 年前結婚,彩禮 21 萬,婚房首付 30 萬,裝修花了 18 萬,車子花了 12 萬,這已經算是很便宜的結婚花費了。
但他家條件一般,這些錢基本上都是借的。本來想著慢慢還,也還能承受。
可去年,室友失業了,家裡老父親又受傷無法工作,最後連還房貸都很吃力,還要養孩子,幫父母還結婚時借的債。
最終,他媳婦表示受不了,吵吵鬧鬧之後,丟下孩子就離婚走了。
前後結婚不到 5 年,彩禮沒退回來,孩子也不管了,好在房子沒有被分走一半。
看到身邊離婚的案例比比皆是,阿明就表示,自己不是不想結婚,這些年努努力,也能攢夠結婚的錢。但他是害怕花了這麼多錢成了家,最後卻因為錢、感情、性格等原因走向離婚。
畢竟現在離婚太容易了,他真怕結婚又離婚,落得個人財兩空,還讓家裡背負一堆債務。
聽阿明這麼一說,我不禁想起自己 20 多年前,那時候,男女結婚戀愛都很簡單純粹,雙方合得來,有份穩定工作,能給得起一萬多的彩禮,大多就可以結婚了。
很少有人一談結婚,就要天價彩禮,還要房子車子。
相反,結婚後的房子車子,要麼靠夫妻倆共同努力打拚,要麼靠雙方父母出點錢,慢慢添置的。
而且那時候的婚姻都很穩定,沒有什麼原則性問題,一般不會輕易離婚。
哪像現在,感覺談對象變成了談錢、談利益,結婚好像就是為了賺錢,沒錢就不結婚,或者沒錢就離婚。
和阿明這一路的探討,讓我對現在年輕人的婚戀觀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意識到,像阿明這樣的普通家庭,或許他不結婚,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雖然不結婚,會讓阿明成為親戚朋友和村裡人口中的笑柄,但他可以為父母省下一大筆錢,讓父母沒有那麼多負擔。
而所謂的孝順,不就是要父母活得開心自在無壓力麼?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這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大家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