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我幫一雙兒女帶了五六年娃,對待兩個孫子,我從不區分親孫外孫,別人問了我都說兩個都是我的親孫子。買吃的用的東西時,什麼都是雙份的,從不偏愛誰。
兩個小傢伙打架了,我也不會拉扯誰,等他們鬧完了再安慰。我也沒讓他們叫我奶奶或外婆,統一都叫「阿婆」。
親孫比外孫大一歲,6歲的時候就跟著兒子在城裡讀書。外孫在我手裡多帶了一年,然後也在6歲多時回到了他親奶奶那邊上學。
兩個孩子在我的一手寵愛下都長得胖嘟嘟的,尤其是外孫。在親孫去讀書後,我只帶他一個時,他可以說是被我當寶貝一樣寵愛著。回他親奶奶那邊時,才6周歲多點,個子就長到了1米15,體重更是達到80斤,妥妥的小胖墩。
兩個孫子都離開我去外面上學的頭幾年裡,都會時不時打電話回來,說想我。
那時候接到兩個孩子的電話,我心裡都暖暖的,感覺沒白寵愛他們那麼多年。
後來,隨著我兒女紛紛去了大城市發展,兩個孩子也跟著去了大城市讀書。距離遠了、年級高了,我就很少見兩個孫子了。
親孫倒是見得多,每到清明、中秋、國慶、春節,偶爾暑假,也都會跟著我兒子回來住幾天。而外孫就少了,以前是一年兩次,會隨著女兒回來看我,後來上了初中後就沒見他回來過了。
每到一些節日,女兒回來了,外孫卻沒來。我的兒媳就會背後跟我說:「看吧,你養了六年的外孫,一點用都沒有,過年過節也不曉得回來看你一下。」
而我從不理會兒媳挑刺的話,認為她就是愛搬弄是非的人。對於外孫沒回來,我一直認為他是學業重、忙著讀書。
我一直覺得,等兩個孩子長大點都會慢慢變好,畢竟人都是越大越成熟的。
可是,這幾年看著兩個孫子都上大學了,親孫一直對我很親近,經常回來看望我,而我外孫卻越來越少聯繫我,電話都很少打來。
這讓我有點失望,但更讓我失望的是,我今年生病住院時,兩個孫子天差地別的表現。
五月份的時候,我做了個手術,在醫院住了20多天。兒女聽到了都非常操心,紛紛回來照顧了我不少日子。
剛出門工作的親孫也請了假回來照顧我。我一直叫他別來,剛工作不容易,可這小子卻不聽我的話,硬是在醫院跟我丈夫輪著伺候了我4天3夜。
看著他一個大小伙在醫院裡的過道邊上 睡摺疊床,徹夜難眠,我真的很心疼他。但親孫卻從不跟我說辛苦,還總是說我能陪在他身邊什麼都好。
相比較親孫,外孫就顯得有點冷漠了。女兒回來照顧我時一直想叫外孫也來看看我,那時候我們這邊通了高鐵,外孫所讀的大學離我這邊不過3個小時的車程。
但外孫卻沒來,女兒打開視頻要他跟我說幾句話,外孫也只是說了幾句安慰和督促的話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女兒要求外孫等放暑假了就回來看看我,外孫也說「好」。
可是整個暑假外孫都沒回來看我,連一個電話都沒有。
不像親孫,只要我兒子要回來,他肯定會約著時間一起回來,每次回來都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給我,比我兒子還孝順。
我手術後臥床了3個多月才慢慢恢復,親孫就回來過不少於3次。
通過這場大病,我也漸漸發現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即使對親孫和外孫一視同仁,到最後他們兩者終會有差別的。
雖然這樣說,大家可能會認為我是在責怪外孫不夠孝順,但是我打心眼裡都沒責怪他。因為他的生活重心在女婿家那邊,自然就會跟那邊的親人更親,就像我親孫一樣。
所以我沒有怪過他,同時也不後悔當年對外孫太好。
人老了,是不能去計較太多孝與不孝,畢竟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可不比我們老一輩人容易,大家說對不對?我曾對親孫和外孫同樣寵愛,直到65歲生病時才發現:兩者終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