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好的養生方式是怎樣的?」
我一直認為,對於老人來說,最好的養生方式就是和子女住在一起,這樣時刻有人關注他們的身體情況,也能改正他們錯誤的生活習慣,從衛生到飲食再到陪伴,全方面地給老人最好的養老。
為此,10年前,我事業取得成功,在城裡買了房子之後,就把農村的父母接到了城裡養老。
可父母來城裡住了5年多,身體狀況卻越來越糟糕了,這讓我很想不通?
平時什麼補品維生素都沒給他們斷過,家裡也是吃得好喝得好,沒苛待過父母,父母每天也是活得很自在,去跳舞去打牌,月月我們給的零花錢也夠他們花的,怎麼比在農村過得還自在,身體卻還會有這麼多病痛?
直到4年前,父母被我送回老家住了一段時間後,我才發現了其中原因。
當時是因為疫情,我就把父母和孩子都送回了老家住。
我老家離縣城50多公里的一個鄉村,20年前,我給父母翻新了老屋,每年過年過節也會回去打理,那居住環境都還不錯的,老家的土地也借給鄰居耕種,也沒怎麼荒廢。
但缺點就是人口太少了,以前我還小時,村裡有二百多戶人家,一到過年,密密麻麻的一大堆男女老少,可熱鬧了。現在稀稀落落的,房子還有一大堆,住的人卻少了。
我那當村幹部的髮小統計過,整個村大概也只有四五十戶人家還在常住,其他不是去鎮上,就是去城裡定居了,留在村裡的不過是一些還沒條件去城裡買房的,和子女合不來的,更或者就是那些五保戶低保戶了。
我當年也是怕父母在農村太孤單,才把他們接到城裡來的。
由於疫情太漫長,又反反覆復,我怕父母那麼老的人,萬一感染上了會受不了,就一直沒讓他們回城裡來。即使孩子可以正常上學了,我也還是讓他們在農村住著。
父母在農村一住半年,我以為父母住慣了城裡,也習慣了城裡熱鬧的生活,會住不習慣冷冷清清的農村了,但讓我沒想到,父母回到農村反而活得更自在了,每天夫妻倆搗騰家裡的幾塊地和魚塘。
母親種上了半畝地的蔬菜瓜果,老父親則養起了水鴨,後山野草叢生的果園,也被他們夫妻倆給開荒回去了。
我怕父母會累著,畢竟當時都快70歲的人了,夫妻倆各自還有點不少慢性病。可好幾次回去看父母,發現他們比在城裡的氣色還好,都胖了好多。
有一次,我是時隔1個多月才回去的,看見父母都胖了好多,我還以為他們血糖高了,但父親卻說,前不久去鎮上趕集時,測了血糖血壓都很正常。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