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許青青
故事來自生活中的瑣事,有所藝術加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過度理解。感謝!
都說親情之所以能長久維繫下去,不像愛情和友情,能輕易徹底割斷,是因為血脈相連。這個邏輯其實沒有錯,但所謂的親人,就一定要有血緣關係嗎?我不這麼認為,有些親人之間,還沒有朋友之間的感情真摯。
就像我的鄰居張阿姨,她對我來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我和她之間的牽絆,從我15歲開始。我說出這個故事,是因為我對張阿姨好,我媽不高興了。她希望我就像對待別的鄰居一樣對待張阿姨,但我做不到。
清明節回家掃墓,我和我媽,因為張阿姨,又鬧彆扭了。之所以沒吵起來,是因為我一直在忍讓。當時在爸爸的墳墓前,我正在清理雜草,忽然就聽到我媽和我爸告狀。說:「你女兒心中只有那個張阿姨,都快把我這個媽給忘記了,你就不管管嗎?」
我無語了,我媽這麼說,別人不知道內情,還以為我只對張阿姨好,對我媽不管不顧。事實上,這次清明節回家,我給我媽準備了衣服和禮物,同時也給鄰居張阿姨準備同樣款式的衣服和禮物。一模一樣的東西,怎麼就成了我心中沒有我媽了?
在我爸的墳墓前,我沒說什麼。到家之後,我和我媽說以後不要再說這些話了,做人要知恩圖報,我如今做這些,都是應該的。我媽不服氣,說:「當初借給你的錢,你都還了,不就可以了?難道你準備一直報恩下去?」
這話一出,我就知道我媽還是沒有轉過彎來,她還是認為張阿姨對我的恩情,只要把錢還清了就行,但我不這麼認為。我15歲這一年,我爸生了重病。掏空了家裡的積蓄,但還是沒能把我爸給留住。
我家的條件本就一般,爸爸是家裡的頂樑柱,他去世之後,家裡的日子就緊巴了。可能有人說,難道我媽和我外婆家,還有奶奶這邊,就沒人幫襯我們嗎?還真沒有。我媽是孤兒,她沒有娘家人,加上她身體一直都不好,和我爸結婚之後,就在家裡帶孩子,沒有外出工作。
所以讓她一個人養家餬口,拉扯我和弟弟長大,確實有困難。至於我奶奶這邊,年紀大了,可能是有心無力。我大伯和我叔叔,家裡條件也一般。看在我弟弟的情分上,沒有把我爸名下的宅基地拿回去,沒有來火上澆油,估計算是厚道了。
我媽和我還有弟弟,一家三口相依為命。我媽實在沒辦法供我和弟弟兩個人一起念書,加上當時弟弟還不到10歲,總不能讓一個10歲不到的男娃去打工賺錢,來幫襯家裡吧?所以,我媽和我商量,說家裡實在沒辦法,即使知道我中考的成績不錯,但還是要送我外出打工。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