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歲才明白的真理:身邊親戚朋友的數量,多半是由「錢」決定的。

2025-06-30     言諾     5479

就算真的借過幾次錢給我們,都是有種施捨和可憐我們的態度。

我記憶最深的就是,當年我19歲,高考落榜後,我很想去外婆家那邊的學校復讀,爭取考個大學來的。

但那個學校收費高,要1200元的復讀費,那時候弟弟妹妹也在讀書,一個初中,一個高一,父母拿不出太多錢,但也不想埋沒了我,於是就帶著我去了大伯家借錢。

就跟大伯借1200元交學費,當時我們是很有誠意去的,帶上了父親在山上摘的干紅菇和中藥材,還抓了一隻雞過去。

我們以為種果樹小富了的大伯,會很爽快地借給我們,但他卻這樣拒絕了:「不是我不想借給你們,但我手裡的錢也很緊張,要買肥料,又要請人幹活啥的......」

父親覺得1200元,可能太多了,就降到800元,可還是不行,最後降降降到400元,大伯都沒借.

當時我看到父親為了給我借錢,卑躬屈膝地向自己的親哥哥,一點尊嚴都沒有時,我心中的別提有多難受。

父親想為我再四處借借,但找了七八個親戚朋友,就有一個親戚借了300元給我們,其他都是沒借。

一個個都說沒錢,但都是騙人的,就像我大伯那樣,頭一晚說拿不出那麼多錢,第二天就拉著我大伯母去縣城買了一千多的液晶電視。

而不肯借錢給我們,我大概也知道原因,就是嫌我們家窮,怕借了就難還。

那時候,我算是被現實的社會狠狠地上了一課。真是借錢見人心,沒錢就沒親戚。

後來,我不想為難父母,選擇放棄復讀,去了縣城的打工。

剛出來打工的那幾年,我一直沒找到什麼好工作,東干一下,西干一下,也沒掙到什麼錢,但也算是幫助父母分擔了弟弟妹妹讀書的開支。

在26歲的時候,我遇到了人生中的貴人,是我現在的老闆。

當時我去了一家酒樓做服務員,老闆見我做事踏實能幹,還笑容好,待人也不錯,就找我做了他的專職司機。

從那時候開始,我的人生就開始走運了。

給老闆開了三年車,陪老闆去過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他把我當親弟弟一樣,教了我很多東西,漸漸我也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老闆的生意越做越大,從一家酒樓漸漸發展成4家分店,後面又涉足ktv,小商超等等。

老闆做大了,我也跟著吃香,29歲時,就沒做司機了,改做他的助理,處理很多瑣事。

31歲時,新開的酒樓分店缺人手管理,我臨危受命被派遣過去幫忙,原本說好只是幫個半年的,結果這麼一干,我還乾上手了,那家新店被我經營得很紅火,幾次業績遠超比總店。

後來,老闆越來越重用我,34歲那年把我提到了經理位置,管理4家酒樓分店,年薪提到40萬,業績好年底還有分紅。

我發達了,家裡的生活也隨著我變得富裕起來。我也在老家建了新房,還在城裡買了兩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給父母的。

而升經理做了大官,買房又建房後,我突然感覺身邊的親戚朋友就多了起來。

從前不怎麼理會我們家的三個姑姑,最近這些年就和我父母走動很頻繁了,時不時就來我們家做客,又是送禮又是誇讚我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