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讓賣老家房來換新房,母親節看到朋友圈後,公婆決定回老家
莎士比亞說:醜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從前人們常道養兒防老,可現在又有多少父母,打心底里指望孩子來贍養自己呢?在大多數父母眼中,只要孩子過得好自己就能過得好。別說養兒防老了,很多父母甚至會拿自己的錢再去貼補長大成人的兒女。
對於這些父母而言,最可怕的並非是搭上自己的時間精力、花掉自己的養老積蓄來幫襯兒女,而是養出不知感恩、忘恩負義的子女。
唐阿姨和老伴就宋陽這麼一個兒子,因為兩人生孩子比較晚,所以對宋陽自小就寵愛有加。宋陽打小也比較聰明,高考考到了省外的一所重點大學。
大學畢業後,宋陽沒有聽從父母的建議,而是選擇留在了省外工作。老兩口拗不過兒子的堅持,雖然有些不情願和擔心,但還是同意了兒子的決定。後來,兒子還找了個當地的姑娘,兩人選擇生活在這座城市。
雖然李夏是南京當地人,但家庭條件很是一般,要是論起來,還比不上宋陽的家庭條件好。第一次見面時,楊夏的嘴甜和勤快就讓唐阿姨非常滿意,對於讓兒子生活在外地也減少了幾分擔憂。
就這樣,老兩口拿出大半輩子的積蓄,給兩人在當地買了一套兩居室。老兩口當年結婚不早生孩子也不早,如今也是比較開明,對於兒子兒媳什麼時候要孩子這事兒,從來也不催促。
雖然兒子不在身邊,但老兩口的退休生活也算有滋有味兒。到手的退休金算不上高,但在小縣城來說足夠花了。可兩人不過才過了兩年的退休生活,就被兒子兒媳的一通電話召喚過去。
原來,兒媳楊夏懷孕了,想讓公婆來照顧自己並幫自己帶孩子。雖然對大城市人生地不熟,也沒有親朋好友,老兩口還是背井離鄉,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南京。
剛來到南京時,楊夏對公婆二人十分熱情,有時還會幫著婆婆做些家務活。但對於家裡的開銷,楊夏卻從來閉口不提。買菜買肉、水電物業,都是老兩口自己掏錢。
大城市的物價本來就貴,兩個人的生活成本突然變成了四個人,時間一久,生活上的開銷便讓老兩口有些吃不消了。畢竟兩人還想留些養老錢,以後要是有個病有個災的話不給兒子兒媳添麻煩。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