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跟子女住!一位70歲老人的感慨:「請過看護」住過養老院 才知道晚年「到底該靠誰」很現實

2022-06-25     言諾     16135

剛開始還比較新奇,感覺平時和老人們一同吃飯,一同聊天,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可是漸漸地,李大爺就感覺不到開心了。

和他同住的老人夜裡打呼嚕、說夢話,李大爺整夜得不到休息。

去找負責人想調換房間,但是誰都不願犧牲自己。

工作人員建議他住單間,但一個月的費用就升到了2萬元,他自然接受不了。

在養老院勉強住了大半年時間,李大爺就有些神經衰弱了。

並且養老院的老人,住進來後就會生出一種感覺,彷彿就是為了等死。

今天送走這個,明天送走那個,麻木的老人不覺得有啥,但李大爺比較敏感。

老伴去世後他一直走不出來,每當養老院裡談得來的老人離世,他也無法接受。

兒女見他日益消瘦、萎靡,索性把他從裡面接了出來。

不想跟子女住!一位70歲老人的感慨:「請過看護」住過養老院 才知道晚年「到底該靠誰」很現實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不想跟子女住!一位70歲老人的感慨:「請過看護」住過養老院 才知道晚年「到底該靠誰」很現實

然而李大爺的養老問題,還是要得到解決。

他不願住到兒女家裡,覺得不方便,這也愁壞了兒子和女兒。

後來,兒子想著在自己住的小區里買一套小戶型讓李大爺住。

這樣距離近,到飯點他過來吃飯就好,平時有臟衣服及衛生方面的事,自己也方便過去打理。

但買房子哪有「剛好」的事情,所以李大爺的兒子在自己的樓上暫時租了一套房。

等著遇到合適的房源,就把李大爺的房子賣掉,然後重新購置。

李大爺的養老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心裡也卸下了一個負擔。

並且和兒子住得近了之後,能常看到孫子,心情也好了許多。

他感慨說,嘗試過幾種養老方式,才發現晚年最好的歸宿,終究還是在兒女身邊。

不想跟子女住!一位70歲老人的感慨:「請過看護」住過養老院 才知道晚年「到底該靠誰」很現實

不得不說,養老問題是人生中的一大難題。

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很多家庭都面臨著這個現象,老人該如何養老?

過去的時代講究養兒防老,許多家庭千方百計都要生兒子,讓自己年老時能有人照顧。

但事實上真能萬無一失嗎?

經過一兩代人的驗證,發現養兒防老並不現實。

有的家庭是因為把養老的期望放在兒子身上,結果與兒媳相處不愉快,兩代人融洽不起來,所以最後一地雞毛。

有些家庭不是兒女不孝順,只是忙於工作或者受經濟條件有限的影響,有心無力。

每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養老真的沒那麼容易。

可是看了朋友為父母考慮的晚年,以及鄰居李大爺發出的感慨。

才知道年輕時總說老了大不了住養老院,大不了雇看護,其實都不現實。

不想跟子女住!一位70歲老人的感慨:「請過看護」住過養老院 才知道晚年「到底該靠誰」很現實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真的到了老年,還是靠兒女更為貼心。

但是這個依靠兒女,是要建立在老人為自己做了充分晚年規劃的前提之下。

並不是一切事情都推到兒女身上。

比如自己要有一定的存款或養老基金,畢竟兒女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不可能把金錢都花在老人身上。

老人心性要豁達一些,做事說話不要鑽牛角尖。

這樣才能讓兒女在父母和伴侶之間好做人,不至於家庭矛盾不斷。

最好的辦法,就是老人不和兒女擠在同一屋檐下,但也不要離得太遠。

這樣既依靠得了兒女,也能成全兒女的孝心,又不至於朝夕相處,矛盾叢生。

不想跟子女住!一位70歲老人的感慨:「請過看護」住過養老院 才知道晚年「到底該靠誰」很現實

當然,對於一些有條件的家庭來講,讓父母住得離自己近一些,會考慮在同一小區里再購置一套房子。

也有的家庭沒有這個條件,其實也不必非要買一套住房。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租一套小戶型讓父母居住,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不少壓力。

子女與父母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既方便往來,也不擠在一起,未嘗不是解決養老問題的好辦法。

關於養老,你怎麼看?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