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口流傳了幾百年!看一眼就會,滑滑嫩嫩又暖胃!

2022-06-27

我最近發現,咱們的粉絲群體里有很多老饕(特別懂吃、會吃的人)~

就像前不久做了雙皮奶,她們不止能迅速get,還能聯想到相似的食物,打算一次學會一系列:

瞧這比文章還要高的贊(強烈暗示),我不做都說不過去。

正好這兩天降溫,大家可以一起學起來驅寒真的有效。

姜撞奶

我知道,肯定又會有寶寶問為什麼要叫姜撞奶而不是奶撞姜?

其實在它的發源地廣州沙灣,是叫它姜埋奶,「埋」就是凝結的意思,後面做法流傳了出去,外地人根據做法和本名,才叫它姜撞奶~

網上很多關於姜撞奶成功影響因素的總結,但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原料:高蛋白牛奶含有豐富姜酶蛋白的姜

牛奶我是用的水牛奶,沒錯,就是做雙皮奶那個水牛奶,如果上次你做的雙皮奶成功,那這次一定也能~

姜的話建議大家用老薑或是小黃姜,擠出來的薑汁比較稠,所含的姜酶蛋白多,能協助牛奶很快凝固。

大家喜歡辣的選老薑;喜歡辣味溫和一點的,就用小黃姜。味道不同,但是口感一樣嫩哦~

姜撞奶

>>>制 作 時 間<<<

20min

>>>烹 飪 器 材<<<

小奶鍋

>>>烹 飪 食 材<<<

羅平小黃姜 170g

水牛奶 800g / 砂糖 適量

>>>制 作 過 程<<<

1、170g小黃姜稍微削皮後,用擦絲器擦出薑蓉,然後把薑蓉放在紗布里,擠出薑汁。擠出的薑汁,舀出兩勺(約20g)在碗中備用,這個量約能做3-4碗

2、鍋中放入800g水牛奶,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白糖(我放了35g左右),中小火加熱至微微沸騰(85℃左右)關火

攪動一下碗中的薑汁(避免薑汁澱粉沉澱),衝撞入牛奶(8分滿即可),蓋上碟子,等3分鐘即可

將表面的碟子移開,溫潤的奶香和辛辣的姜香纏繞著誘惑鼻尖,嚯~就是這個味兒~

把勺子放上去,來,讓我們跟著它「duangduang」的節奏一起搖擺:

舀上一勺,那水潤潤的感覺可比內酯豆腐嫩多了,「哧溜」一嗦就滑進了嘴裡,那種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的靈動,讓人愛到不行。

微微一抿,奶香、姜香立馬鋪開在舌面上,姜味濃帶著一點點的微辣,一碗下肚暖胃又暖心~

網上很多人說溫度精準、倒奶的高度都和成功率有關係。

其實達到精準溫度有點難,畢竟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溫度計,所以牛奶大概煮到冒泡、微微沸騰就可以了~

我也試了從高處倒和貼近碗邊倒兩種方式,發現只要牛奶倒入瞬間有衝撞力,能和薑汁迅速完全混合,都可以凝固。

所以你們不要害怕失敗,大膽去嘗試就是了~

Tips:

1、姜選擇傳統的老薑和小黃姜都可以~看自己對姜的適應程度

2、牛奶一定要選擇蛋白含量3.8以上的哦!

3、如果用的是新鮮水牛奶,則要完全煮開(殺菌消毒)再放涼至85攝氏度左右再倒入~


相关文章

  • 鬆軟玉米餅(零添加劑)
  • 鬆軟玉米餅(零添加劑)
  • 吃過最好吃的香菇菜包
  • 吃不膩的抹茶奶酥吐司,私房必備爆款
  • ㊙️不塌不裂紙杯戚風蛋糕
  • 小炒黃牛肉,肉嫩味香!太好吃了簡直是米飯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