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婦女」怎麼了?是時候為全職媽媽正名了

2021-12-16     昀澤     7923

去年大火的一部《我的前半生》,刺痛了很多全職媽媽的心。

當所有人都在鼓勵女性要獨立要勇敢的時候,又有誰明白全職媽媽們背後的心酸無奈呢?

其實很多時候,壓垮全職媽媽的不是身體的勞累,而是自己的付出不被身邊人理解。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覺得女人就應該「相夫教子」,結婚生子後,照顧好家庭就是女人的頭等大事。通常,

人們只會看到全職媽媽不用上班的「自由」,而這份「工作」背後的辛酸疲憊又有誰真正關心呢?

甚至在某些瞬間,全職媽媽們覺得自己快被全世界拋棄了。

之前看到

知乎上的一個問題:全職媽媽為什麼會抑鬱?

有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帶不好孩子,更調整不好自己,火氣特別大。累都是小事,關鍵是那種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太難受了。好像這個世界除了你和自己的娃,別人都銷聲匿跡了一樣。

最最讓人難受的是讀了很多書的我,受不了自己這個活著如同死去的樣子。什麼都不做,什麼都做不到,太無能了,自己打心眼裡恨自己,瞧不起自己。

而瑪麗蓮·弗倫奇在《醒來的女性》中也說:

「要毀掉一個女人,你根本用不著強姦她或殺了她,你甚至不用打她,你只需要把她娶回家。」

「家庭婦女」怎麼了?是時候為全職媽媽正名了

pexels.com

全職媽媽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帶過孩子的都不言而喻,會心一笑,沒帶過孩子的無法想像。

你無法想像24小時上班是種怎樣的體驗;你無法想像母乳的孩子夜裡醒來好幾遍吃奶是重什麼感覺;你無法想像即使一宿沒睡,第二天依然要按時早起開始一天的帶娃生活;你無法想像高需求寶寶像個外掛一樣無時無刻纏著你是怎樣的抓狂;你無法想像等孩子大一點喂完他吃飯,繼而他馬上有纏著你讓你講故事,即使給自己叫了外賣也沒時間吃是怎樣一種忙碌的狀態。

即便全職媽媽很辛苦,可這個群體卻在日益壯大,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

早在2016年,在一份《90後媽媽白皮書》文件中的調查數據顯示:90後媽媽不上班的比率高達79%。其中,全職媽媽的比率達40%,還有39%的媽媽選擇了邊帶娃邊從事自由職業。

這個數字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原來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多的女人主動或者被動地在事業和帶娃上,選擇了帶娃。

但如果要問為什麼要做全職媽媽?每個人的情況也不盡相同。

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鄰座的同事蘇奶爸,問他為什麼要讓妻子做全職媽媽,他是這樣回答的:

「一年前我倆考慮的最重要因素是培養孩子與家庭的關係。我們意識到0-3歲是他與家庭成員形成親密依戀關係的敏感期。雖然並不是這一階段做好了,今後就不用再擔心了,但早期的基礎階段,我們認為是有必要花費時間精力做的。

孩子與雙親能夠建立起很好的依戀關係,這對他在今後的社交中保持更強的安全感有很大幫助,會讓他做出更加積極主動的社交行為。對我們來說,這種關係的建立很重要。」

去年3月,蘇寶出生,在蘇爸的支持下,妻子小怡辭掉了高薪的工作,成為了一個24小時圍著孩子轉的全職媽媽。

「家庭婦女」怎麼了?是時候為全職媽媽正名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