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xels.com
不過,小怡並沒有安心於做「相夫教子」的工作。為了不與社會脫節,也為了提升自己,她延續著她在職場上的那股拼勁,很有想法也很能幹,在她眼裡全職媽媽並不等同於全職保姆。
陪伴孩子並沒有讓她丟掉自我。這一年小怡帶蘇寶很用心,因此也積累了很多的育兒知識,這就是她比別人擅長的地方,恰逢這幾年微信公眾號很火熱,她憑藉一己之力開設了個人微信號,開始了自己的寫作之路。
通過她的微信朋友圈,我意識到寫作已經逐漸成為了她的一項事業,半年多時間積累了近10W粉絲,成為一個相當優秀的全職媽媽。
或許全能媽媽就是這樣,她們不會錯過子女成長的每一個片段,又能在照顧好孩子的同時,抽出時間和精力給自己充電。
「全職媽媽」本就是一項單一工種的職業
可是,很少有人會像小怡那樣,即使被娃榨乾了幾乎所有精力,還能騰出精力兼顧自己的個人成長。畢竟,
「全職媽媽」本就是一項
,大到育兒、做飯、清潔,小到收納、插花、採購,料理事務,
繁瑣程度遠超任何一個單一工種的職業。
在如今由陌生人組成的都市社會,孩子時刻都需要照料,媽媽們似乎都義不容辭地擔起了育兒的重任。每天五頓奶、三頓輔食、洗澡、換尿布、講故事、哄睡等等這些,再加上全社會都一再強調著科學育兒、親密育兒,這迫使
媽媽們每天的育兒歷程就像在打一場戰役,時間緊任務重並且極度碎片化。
更糟糕的是,有些人還覺得全職媽媽很閒,「帶孩子不就是玩兒嘛」,這種評價很容易激起女性的憤怒。
不被承認的全職媽媽,很容易陷入一種「習慣性抱怨」的狀態,長此以往,「怨婦」就會誕生。
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說女人沒有任何責任,但更需要說明的是,作為丈夫,
如果不想看到生娃後的妻子變成怨婦,那麼,非常有必要對於給予妻子理解、體諒和支持。
理解她們離開職場,脫離了自己原本的生活圈子,面對著日夜啼哭的孩子,和那似乎怎麼也做不完的家務時,產生的孤獨感和挫敗感。
理解她們因為長期睡眠不足,沒有太多精力去梳洗打扮,面對不修邊幅的自己,擔心被老公嫌棄的心理。
理解她們沒有自己的收入,連買菜的錢都得跟你要,想給自己的父母買點東西表表孝心,擔心要看婆家人臉色的難過和惆悵。
不要指望著你的妻子能像電視里的女明星一樣,生完孩子立馬找回小蠻腰。
不要指望你的妻子能一手抱娃,一手做飯,還能把家裡收拾得像賓館。
不要在她抑鬱的時候,說她矯情。
更不要因為自己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給她做了一點小小的幫襯,就要求她感恩戴德。
把「嫁到我家來,你真享福了!」
換成「娶到你,我真的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