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每次吃飯,我心還是被爸爸堵得滿滿的。
從前飯量大如牛的一個人,現在是肉不吃,酒不喝,頓頓大蔥、生菜蘸醬。
給他夾塊肉,他滿臉不高興:「天天也不幹活,吃這麼多肉要得腦血栓了。」
然後,一家人吃水果,他碰都不碰,說怕得糖尿病。
我指派女兒哄他吃,他也不給面子。
氣得我媽直罵人:「他一身賤病,你們都別理他,越敬越歪。」
6
其實,我能理解他。
在土裡刨食了大半輩子,現在被強行移植到城市,需要慢慢適應。
令人欣喜的是我媽。
先是跟小區里的阿姨們一起跳廣場舞,跳著跳著,就加入了公園舞團隊。
不僅每天準時開跳,還時不時地客串個表演。
歌舞不分家,繼跳舞之後,我媽又跟結交的兩個好姐妹愛上了唱歌。
她們居然能找到那種5個小時30塊錢的KTV。
三個老阿姨,帶著水果、麵包、火腿腸,在KTV一唱就是小半天。
熱情開朗的媽媽,迅速有了自己的圈子,她以極大的熱情和活力,擁抱上了城市生活。
她經常興高采烈地對我們說:「真來晚了,這城裡生活多豐富啊,哪像在鄉里,天一亮就得下地幹活,天黑了就睡覺,稍微打扮打扮,人家都拿眼睛瞅你……」
7
我和妻子喜歡,甚至欣賞這樣的媽媽。
適應能力強,能吃苦,但也懂得享受生活。
關鍵是,她讓我們的孝心有處安放。
我們給她買吃穿用,尤其是衣服,她特別開心,立馬穿出去給老姐妹看。
教她用智慧型手機,她興致勃勃地研究學習。
我和妻子喜歡喝茶,她也試著跟我們一起品味。
她對茶的悟性甚至讓我們吃驚。
於是,每到時節,我們便買回一些好茶,跟媽媽一起嘗鮮。
說到底,父母養育我們一生,能夠讓他們在有生之年,與這人間好物相逢,是為人子女的一件幸事,很多時候,也是我們努力拚搏的價值所在。
8
與可愛的媽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令人頭疼的爸爸。
他依然秉持著勤儉樸實的本色,對於我們的百般討好,刀槍不入。
他永遠穿著從鄉下帶來的那幾套衣服,進城三個月,兜里揣的那幾百塊依然是從前的疊痕。
他最開心的事,就是給老家的親戚朋友打電話,每次都聊到熱淚盈眶,聊到手機沒電。
對於媽媽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他各種嗤之以鼻。
從前如影相隨的老伴兒,進城之後,各行其道。
9
看著我媽每天自得其樂,我爸到底也憋出了什麼辦法。
那些天,他早出晚歸,難得一見的興致勃勃,飯量也增加了不少。
問他,他神神秘秘地什麼也不說。
我媽悄悄嘀咕:「難不成你爸開竅了,在外面看上什麼城裡女人了。」
我和妻子一口豆漿差點噴出來。
就我爸那窮酸相,就他那摳門倔強勁兒,也就我媽拿他當個寶兒。
我們安慰媽媽,都來這麼久了,也該適應了,這是好事。
10
可是,三天後,我接到片區城管的電話。
等我急三火四趕到時,我爸正垂頭喪氣地坐在一片荒地上。
這片足有半畝的山坡地,一看那些新土,就知道是剛開墾出來的。
原來,這些日子,他在做這件事。
結果被附近的人發現並投訴,城管立即勒令他停止開荒。
我爸先是求人家讓他種完這一季,城管當然不答應,於是他開始慪氣,坐在荒地上不肯走,還告訴人家他有心臟病。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