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趙本山起個名字,他有點難。就在這個時候,他看了一眼這座山。
他覺得自己生在山裡,是自己這一代的孩子,所以直接給他起名叫趙本山。
這個名字是很隨便的得到的,趙本山的童年也很慘澹。
趙本山五歲的時候,正好是國家大躍進時期。母親因在劇組工作過度而病逝。
兩年後,他的父親也飽受家庭多年的貧困和缺糧之苦,被迫離開這個地方,到國外流浪。
從此,趙本山成了孤兒,靠吃別人家給他的飯菜長大。
趙本山有個盲二叔精通多種手藝,從父親離家開始,趙本山就跟著他學藝。他精通二胡、嗩吶、小曲、二人轉等,這也為趙本山今後的素描事業奠定了技術基礎。
趙本山從小就很精神。他喜歡模仿二叔的行為,學起來也很像。1974年,以二叔教的才幹加入公社文藝宣傳隊,後進入當地。業餘劇團。1982年在小品《摔三弦》中飾演盲人算命,因為小時候就開始模仿二叔「摸盲」,所以模仿得很好。
台上的表演也很生動,讓觀眾笑出聲來。
正是因為這個角色,他在遼寧省舉辦的第一場農村小戲演出中一舉成名,贏得了「天下第一盲人」的美譽。
幾年後,趙本山與潘長江結為搭檔,兩人在小品中共同出演了《瞎子觀燈》。他們一天會表演四五場演出。這部劇的高頻率讓趙本山名聲大噪。
人們看到他的表演,都說他「表演的每一步都是一個笑話」。
爆炸性的趙本山也因為這幅小品被當地的一些流氓攔住,說要把他的眼睛挖出來,讓他成為一個真正的盲人。最終,一些賞識趙本山的政府官員挺身而出,他躲過了這場劫難。
.
二、春晚的「常青樹」
從「鐵嶺孤兒」到「東北紅星」,是他的實力,但成為「春晚常青樹」,也是運氣。
可能是趙本山小時候的運氣太差了,所以上天特別可憐趙本山演藝事業。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