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為了,
補償人間諸般煩惱事,
給了我們希望和睡眠。」
——思想家·伏爾泰
「逝於1778年5月30日」
代表作品:《哲學通信》
……
01.
今天我要講一個跟「時間」有關的故事,雖然我以前已經講過了無數個跟它有關的精彩故事,但它們都比不上這一個。
說起麗塔·海華絲,大部分中國觀眾對她都不熟。她是電影明星、海報女郎,上世紀40年代好萊塢最受歡迎的性感天使。第二任丈夫是偉大電影《公民凱恩》的導演奧遜·威爾斯。據傳奧大師當年只看了一眼她的畫報照片,就決定娶她為妻。跟奧大師離婚後,她又嫁給了一位貨真價實的王子。
許多年後,一個叫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說家(這位不用我多做介紹了吧),寫了一篇和越獄有關的小說,特意把麗塔·海華絲用在了裡面。小說主人公安迪用來遮擋越獄洞口的海報之一,就是這位好萊塢美人兒。
沒錯,那篇小說的名字,就叫《麗塔·海華絲和肖申克的救贖》。
「麗塔·海華絲,換我我也喜歡」
這篇小說收錄在史蒂芬·金的合集《四季奇譚》里,首發於1982年。這時金已名揚美國,讀者遍地。其中有個叫弗蘭克·德拉邦特的愣頭青,高中畢業後就跑到好萊塢打拚,籍籍無名,卻幻想做導演。當然不可能,他只能從叉車司機、低成本電影布景師這種活兒干起,一點點積累經驗。
1983年,德拉邦特找到了金,花1美元,從他手上買了個故事。
史蒂芬·金有個規矩,每個菜鳥或說新手,都可以用1美元買他的故事。德拉邦特買的那個,叫做《房間裡的女人》,拍成了業餘短片。實際上,他最喜歡的,是頭一年出版的《麗塔·海華絲和肖申克的救贖》。
這篇小說並不長,故事也不複雜。但因為德拉邦特太愛它了,捨不得糟蹋,他決定自己在好萊塢混出個人樣,再問金買這篇故事。
為此,德拉邦特選擇了等待,讓時間淬鍊自己。他懷揣著這個願望,從低成本電影布景師一步步熬成了編劇。這一煉,就是整整4年。4年後,他編劇的《猛鬼街3》廣受業內好評。德拉邦特這才有點底氣,掏5000美元,買下了那篇只有96頁的中篇小說。拿到版權後,卻又遲疑了。
「早禿的德拉邦特」
這實在是一件神奇的事。那4年間,沒有其他導演、編劇對這篇越獄小說痴迷如此。因為原著故事過於簡單,完全不是金的恐怖小說風格,情節瑣碎,沒什麼高潮,最大的懸念也只是越獄方式。德拉邦特卻將其視為至寶。史蒂芬·金授權後對他說,這故事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改,你打算怎麼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