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也有點怕德拉邦特太菜鳥,於是請來了一位合作夥伴。此前,他拍過科恩兄弟的《影子大亨》,攝影師叫羅傑·狄金斯。蒂姆覺得,只要有羅傑來,一定能幫德拉邦特解決一系列拍攝上的麻煩。
這話不假,拍攝過程中,羅傑幫了不少忙。
看看羅大師這輩子參與的影片就知道啥水平了:《冰血暴》、《美麗心靈》、《朗讀者》,還有《銀翼殺手2049》和《1917》。
就這樣,靠著互相推薦,菜鳥德拉邦特終於湊齊了一支隊伍。
1993年6月,《肖申克的救贖》正式開拍。
「德拉邦特與羅傑」
04.
據德拉邦特日後回憶,拍片過程中,自己經常處在崩潰的邊緣。
影片投資2500萬美元,拍攝周期3個月。這意味著每周工作6天,每天拍15到18個小時,片刻不停地工作,每天的量絕對要拍夠。拍攝期間,天氣酷熱潮濕,又是遭遇龍捲風,又是遭遇冰雹。德拉邦特回憶說:
「感覺那陣兒我每天腦漿子都要流出來了。」
電影正式開拍前,演員和劇組都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蒂姆·羅賓斯接觸了不少服刑人員,甚至去動物園看了猴子。劇組在俄亥俄州找到了一座被關閉的監獄。關閉理由,是因為這曾發生不少不人道的事。聽說後,蒂姆又去找到當初被關押在此的囚犯,聽了些駭人聽聞的虐囚故事。
劇組進入監獄後,生活變得枯燥起來。沒娛樂,與世隔絕,監獄的陰暗氣氛也搞得人心情不好。但這些困難都被克服了。主要還是因為劇本迷人,大家都心照不宣,覺得這是一次「心靈洗滌」。由於拍攝強度大,演員和導演的關係一度鬧得有些緊張。最讓大家搞不明白的是,德拉邦特這個菜鳥,一定要把一個場景反覆拍反覆拍,拍到所有人都拍不動為止。
對此,摩根·弗里曼意見最大。安迪接近瑞德想買一把錘子那場戲,他和蒂姆居然拍了9個小時。那場戲,他要和另一個囚犯打棒球,拍完後,弗里曼的肩膀就動不了了。最後安迪逃脫,他有一場戲是要不斷大笑,也是反覆拍,笑得最後弗里曼嗓子都不行了。但他實在看不出有啥區別。
估計德拉邦特自己也沒譜。
拍攝期間,他還在看馬丁·斯科塞斯的《好傢夥》補課,學習怎麼用畫外音銜接鏡頭講故事。每天少拍一個場景,他就急得睡不著覺。
在所有演員回憶中,最令人愉悅的是喝啤酒那場戲。那天,天氣炎熱,大家要往屋頂上不斷抹瀝青,否則一冷卻,它就會變硬。演員得真干。而摩根·弗里曼的畫外音又是提前錄好的。導致演員們不得不一遍遍拍攝,讓鏡頭和講述保持一個節奏。就為這個,這場戲拍了一遍又一遍。最後完美銜接時,大家都累壞了,喝起了道具啤酒。
那一刻,所有人都淚流滿面。
「拍攝抹瀝青的戲」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場戲,日後成為了無數影迷心中念念不忘的迴響。
除了這個場景是萬千影迷心中的經典,還有一個,就是安迪和瑞德重逢的畫面。其實德拉邦特最後只想拍瑞德坐車,就結束了。但製片人說,你既然都拍他坐車去找安迪了,怎麼不拍出那片海?德拉邦特拍了,但還是想刪。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