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在試映會上,不少觀眾因為那片自由的大海落淚,這段才保留下來。
電影一共近300個場景,粗剪時近三個小時,德拉邦特不得不捨棄一些畫面。比如瑞德出獄時,趕上嬉皮士運動巔峰,滿大街姑娘,胸前連一個奶罩都沒有(私以為可惜了)。還有安迪越獄那場戲,拍得非常細緻,剪輯時發現太冗長,刪了不少。那場戲裡,蒂姆·羅賓斯爬過的地方,都是牛糞,但他臉上抹的是巧克力醬。拍這段重頭戲他唯一的條件是,拍完了有熱水澡可以洗。
拍重逢戲時,德拉邦特本來想讓摩根·弗里曼吹起那個口琴,但被老爺子嚴詞拒絕了,因為這樣拍一點也不含蓄,太他媽煽情了。
「電影結尾,重逢」
他還想讓摩根·弗里曼夢見自己掉進了麗塔·海華絲的海報里,來到太平洋邊上整個人失魂落魄,以表現他出獄後的心境,但因為時間有限,沒能拍成。劇本上設計過圖書管理員老頭養的那隻烏鴉飛出去後,突然又飛回監獄,而且死掉。大概是為了隱喻,拍攝前也被刪掉了。
3個月的時間,德拉邦特就這麼在不斷妥協、摩擦、沮喪和自我懷疑中度過了自己的處女作拍攝。在巨大的壓力中,他唯一的期盼只有兩件事,第一是這部作品能儘快面世,第二是廣大人民群眾,能喜歡上它。
結果《肖申克》的命運,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05.
1800萬美元。這是電影第一輪上映的票房。
相比於2500萬的投資,簡直是慘不忍睹。
儘管上映之初,許多影評人給出了極高的評價,稱它是能與《飛越瘋人院》相媲美的傑作,但這種說法只流傳在某些專業圈子裡,民間觀眾對影片的冷淡堪比一支融不化的冰淇淋。首映夜,德拉邦特和製片人跑到日落大道一座大影院裡,以為能看到觀眾們被感動得稀里嘩啦,結果沒幾個人。
最後,他們甚至在影院門口堵住兩個姑娘,以「不好看就退票」為承諾,邀請對方看了《肖申克的救贖》。情況就是這麼慘澹。
「德拉邦特在片場」
影片上映後,口碑一直沒發酵過。人們不明白這電影是講什麼,「肖申克」是什麼意思?怎麼就救贖了?什麼,原來是一部監獄電影?沒有男女情愛,沒有精彩打鬥?那還看個毛啊?當時最受歡迎的商業電影是動作片,是施瓦辛格和布魯斯·威利斯這種孤膽英雄。前者在那年演了《真實的謊言》。
而後者,參演了昆汀的《低俗小說》。
票房慘敗後,製片方把希望轉移到了奧斯卡頒獎禮上。《肖申克的救贖》也很爭氣,一口氣提名了7個獎項。但很不幸,顆粒無收。
因為它碰到了《阿甘正傳》和《低俗小說》這兩部「神作」。
作為美國歷史、美國精神的濃縮產物,加上CG技術運用,讓阿甘跟美國總統握手,《阿甘正傳》毫無疑問要橫掃那一屆奧斯卡。這部作品雖然在時間推移下體現出越來越濃的雞湯味,但在那時期,沒什麼片子能跟它搶風頭。至於《低俗小說》,就算沒有《阿甘正傳》,《肖申克》也無力跟其抗衡。昆汀大兄弟用他驚人的鬼才把全世界電影人震驚了不說,還讓影迷們嗑了一次大麻。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