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權消失,被嘲「孔乙己」,影評人只能當綜藝咖嗎?

2021-12-27     昀澤     3990

話語權消失,被嘲「孔乙己」,影評人只能當綜藝咖嗎?

作者 | 椰子樹

當影評人喜歡、觀眾不買單,當觀眾拍手叫好、影評人開始舉起話筒批判。這樣的場景頻頻出現在綜藝《導演請指教》中。

無獨有偶,今年還有一檔導演類綜藝《開拍吧》也在無意中劍指了這種矛盾。

導演王珞丹在節目中拍的第一個短片,首先是在影評人群體中產生了1分和9分的兩極評分,最後在平均分上成為了影評人給出的最低分短片。但面向觀眾公映後,卻又成為評分第一的短片。

在這兩檔不同的節目中,影評人環節的設置都如出一轍的清晰、且被重點呈現,這種矛盾也被揭露得更為明顯。

一向以「批判性」、「犀利」聞名的影評人群體在率先播出的《導演請指教》中吸足了睛,另外也激發了大眾對影評人群體新一波的討論:評價真的越犀利越好?學院派應該具有優越感嗎?這些評價真的有用嗎?

甚至有觀眾在節目中直接針對一些影評人發問,「就像嚼甘蔗,我要去吃人家嚼過的,然後再去嚼第二遍,那有意義嗎?」

回到現實來看,最近上映的《雄獅少年》和《誤殺2》出現了相同排片、檔期但評分和票房倒掛的現象,這似乎更加說明影評人群體在某個層面上的失語。也許是時候討論另一個問題了:當影評人們不可避免的成為電影輿論生產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時,什麼才是好的影評?

一、影評人&吵架綜藝,應該被批判嗎?

《導演請指教》上線後,一度被受眾調侃為是「吵架綜藝」,不同影評人、觀眾間的觀點衝突構成了節目最大的戲劇化看點。

現實生活中,諸多影評人們在網絡上發表評論,司空見慣到幾乎被觀眾忽視,但這樣一個直面創作者、也直面同行的場所卻讓他們第一次被聚集起來、也重新開始被觀眾討論,這背後剪不斷理還亂的現場效果倒是符合了一檔綜藝節目的邏輯。

此前,參與節目的導演錢寧黃曾向娛樂資本論形容,在第一期錄製時,在場的50位影評人舉起了一百雙手,每個人似乎都有一肚子話要說。而正片體現出來的不僅是他們蓬勃的表達欲,還有「犀利」「愛批判」甚至是「固執」的形象。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影評人的固有印象被放大,成功的達到了節目效果,但在另一方面也成為了槽點。

依舊以這檔節目為例,有幾個槽點還挺值得一提。

其中一個就是開篇引述的「嚼甘蔗」言論,這發生在第一個被中止放映的短片現場。

導演梁龍,由搖滾歌手跨界而來。此前沒有拍過長篇,對電影理論也知之甚少,在節目中嘗試了一種新鮮的拍法。但觀眾因為「看不懂」而按下了暫停鍵。

在場的專業影評人則幾乎都在叫好:實驗、先鋒、情感豐富、難以被解釋、但就是喜歡。甚至有影評人表示,他們的職責就是為了幫助觀眾理解「看不懂」的電影。

話語權消失,被嘲「孔乙己」,影評人只能當綜藝咖嗎?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