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權消失,被嘲「孔乙己」,影評人只能當綜藝咖嗎?

2021-12-27     昀澤     4201

再用剛剛上映的《愛情神話》為例。無論是影片質感還是故事、演員表演上都受到了影評人們的高度評價。珍貴的不僅是因為出現了國內少有的伍迪艾倫式的愛情小品電影風格,更是其中書寫的滬上生活質感和成年人生活中的某種真實。

但觀眾似乎並不買單。目前影片上映兩天,票房不過五千多萬。

曾經,專業影評人的意見很受行業重視、也因此和觀眾有著一定的強關聯,是某種類似於風向標的存在。

而步入新媒體時代後,一批專業影評人的地位不再顯得那麼獨特,所謂的影評人已經日漸成為了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可能不算一種職業,而是一種標籤」,幾位影評人不約而同地向小娛表示到。除了具有系統性專業知識的影評人外,自媒體的紅利還培養了一批半路出家成為視頻或圖文類電影博主的影評人、還有一批偏媒體屬性的自媒體影評人等等,難以具體歸類。

話語權消失,被嘲「孔乙己」,影評人只能當綜藝咖嗎?

這樣一來也就造成了某些專業影評人的「權力稀釋」。對於宣發公司來說,他們不再是營銷策略中的重點,對於觀眾來說,買不買票進影院也和這批人的審美取向不產生聯繫。

電影大V博主「黑光乍泄」曾在微博上發布了對一部恐怖電影的好評,言辭生動。也是因此真的帶動了一批受眾走進影院,但很多觀眾反饋的是並沒有那麼好看。雖然這位博主後來被一些人所批評,但實際上,一位從業者告訴小娛:「有時候我們寧願需要這樣的來帶一些熱度,可能也不需要某些專業影評人去給一些曲高和寡的點評。」

當然,把黑的說成白的並不該提倡,但是,對於自媒體類的影評人群體來說,通過圖文、甚至短視頻幫電影做話題發酵,確實是更符合片方需求的一件事,這也讓他們在行業中的位置變得重要。

從另一方面來看,大眾觀影團、提前點映等營銷方式的頻繁使用,也讓普通大眾成為了第一批影評的生產者。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只會在自己的審美圈子中批判、甚至自嗨的影評人則面臨著更加失語的境地。

當影評人群體開始慢慢脫離觀眾,要麼是遵從於資本,要麼是只在乎自己高屋建瓴的文字之後,這個群體或許將真的只剩下譁眾取寵。而對於一些與影評人不直接產生聯繫的行業從業者而言,「只能說是尊重他們,但不會對我們(或票房)產生太大影響」。一位從業者說到。因為片方的需求、營銷的側重點、大眾的偏好都已經不再會因為這批人而產生意志轉移了。

三、好的影評應該是怎樣的?

但好的影評和影評人則是另外一回事。

實際上,影評人這個標籤,其實在很多時候是一張便利的通行證,只是看這張證會被如何運用而已。

當好的影評人只做評論時,優秀的影評甚至是可以反哺於創作,也真的有創作者會願意耐心聆聽。另外,也有很多影評人會慢慢從一些輔助類創作工作過渡到製片人、甚至導演的角色,這到最後都成了電影行業創作中的中堅力量。

而在市場中來看,好的影評,不論是來自於自媒體博主、或是更專業的資深研究者,除了最基本的對電影保有熱愛、心存敬畏、保留真知灼見、不為了引導而去讚美或批評之外,更需要考慮到用戶和影院之間的關係,或許也需要在多元化視角上懂受眾。

尤其是在片方的需求、營銷的側重點都往某個方向偏移時,好的影評人或許應該放大好的東西,對行業起到更加正面的作用。

進一步地,當大部分的片子都擁有了影評人真誠的推薦後,當大家願意為了優秀的作品而誇讚,為了不那麼優秀的作品指出值得一看的亮點或是客觀中肯的批評後,這個市場至少不會更壞。

話語權消失,被嘲「孔乙己」,影評人只能當綜藝咖嗎?

以及從另一個意義上來看,從綜藝《開拍吧》中能看到,影評人給出的最高分短片和最低分短片在觀眾評分中是最低分和最高分。在這裡,影評人又承擔了一種「擴充大眾視野」的功能。

在《開拍吧》中給了導演郝傑10分的影評人圖賓根木匠告訴小娛,在打分之初他就預料到這部短片在觀眾評分中會排在末位,但這並不影響他的打分。「我特別希望這個影片能被更多觀眾看到,」哪怕是不喜歡,「也能夠豐富視野,讓整個(行業)多元一點。」

或許只有形成了以上這些共識之後,影評人才真的能夠發揮更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