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下的90年代,憑著下海經商暴富的故事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下,施建祥的野心,是這4萬元遠遠滿足不了的。
別人能做到 ,我為什麼不能?
好鋼用在刀刃上,怎麼使用這4萬塊錢,就成了施建祥開始思考的問題。
施建祥
就像是上天照顧他似的,這個機會很快就來到了施建祥身邊。美國西方石油(OXY.US)也在這時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對於中國這超級巨大的蛋糕,西方石油公司為了快速的占領市場,就開始尋找代理商。
施建祥就死死的抓住了這個機會。
雖然只是技校畢業,英語也只是會一句「哈嘍」,但是施建祥有著別人沒有的勇氣,嗅到這個商機的他,立馬就找了西方石油的中國負責人。
膽大心細的施建祥,很快就知道美國佬的目的,然後對症下藥,對西方石油公司,畫下了大餅,幾次接觸下來,施建祥的雄心,讓西方石油公司負責人聽得心潮澎湃,最終,在施建祥的畫餅技巧,西方石油公司,將中國整個華東區的經銷權給了施建祥。
中國人常說,人不能一口吃個胖子,而這時的施建祥就是一口吃了個胖子。
快鹿集團原董事長:施建祥
拿下代理權之後,施建祥憑著身處上海的優勢,尋找大量的管理人才,而他自己也一邊做事,一邊學習,慢慢的鑽研經營和企業管理,也一步步的鞏固自己的企業管理才能。
在代理西方石油公司的4年間,企業並沒有出什麼大亂子,而憑藉著這個代理權,自己也成功的賺到了上億資產。而施建祥也曾說過:」成功企業家的最初資本積累,難免會帶一些灰色,但我可以自豪的宣布,我的第一桶金完全是陽光的。『』
在上海這四年間,施建祥也親眼見到了,外國企業是怎麼從中國薅走數不盡的羊毛,而自己的這筆資產,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也正是這個經歷,讓這個億萬資產的施建祥,產生了一個想法,自己薅羊毛。
快鹿集團原董事長:施建祥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隨後這場風暴橫掃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隨後中國內地很多企業也受到這次危機的影響宣布破產。上海就有四家國企面臨破產,手握過億資金的施建祥,又一次看到賺錢的機會,帶著足足的1億資金,將這4家企業全部收購下來,其中就有中國第一根電話線生產單位。這家單位也就是後來的上海快鹿電纜公司。
快鹿集團原董事長:施建祥
「沒有好的學歷背景,不一定沒有好的事業」,這是施建祥長長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在當時的時代下,這樣的事情卻是經常發生,這個中專學歷,年齡30齣頭的施建祥,他的成功事跡,在圈裡就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很多人了解到他的事跡後,也都會為他「豎起大拇指」。
後來幾年,施建祥快速的擴充自己的事業,分別成立了快鹿實業公司和快鹿投資公司,正是這兩家公司,為施建祥在後期進入金融市場鋪墊了堅實基礎。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