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齣頭的成功企業家,幾乎是做什麼成什麼,人生也是順風順水,無論是自身還是企業,也都沒有遇到過什麼大的挫折,而順風順水卻成為了他最大的危險。
隨話說:「驕兵必敗」,多年下來,各種榮譽、讚美,以及走到哪兒都有著眾星捧月、獨領風騷的感覺,讓整個人在性格上發生了變化,逐漸開始享受這種成功,開始相信自己天才般的賺錢能力。
快鹿集團原董事長:施建祥
涉入金融業
2009年 45歲的施建祥,在實業和投資領域闖蕩十年,開始規劃自己的「理想人生」,讓他有了無比的自信,錢難賺嗎?對別人來說難,對自己來說並不難,積累了充裕的資金,成立了東虹橋小額貸款公司,這時他要進入「金融業」。
當然一家小小的貸款公司,還遠不能滿足施建祥的野心。在此之後,東虹橋融資擔保成立,東虹橋金融控股公司也成立,以及東虹橋資產管理公司跟著成立。
靠著這幾家投資管理公司,在短短的一兩年內,就讓施建祥收穫遠超預期的財富,這種快速賺錢的方法,讓他感到了無比的興奮和滿足,而正在這時,中國的另一個市場也開始蓬勃的發展,這就是--電影。
電影《八星抱喜》
電影投資和金融一樣,不但燒錢,風險也非常高,和金融一樣的是,一旦票房大賣,投資人就賺到盆滿缽滿,可以說在電影投資上,有一定賭的成分,而這種手法、這種感覺,大大刺激了施建祥的心理,他的人生不就是賭過來的嘛!
電影來錢快、來錢多,就成了施建祥新的目標,投資電影成了新的方向。
不僅想,還要做,作為行動派的他, 很快就成立了--合禾影視,與黃百鳴合作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八星抱喜》。
正式步入電影圈之後,頻繁的出席上流人士的活動,以及和不少明星合影,著手打造自己的個人形象,同時又以出品人的身份,在《精忠岳飛》、《葉問3》等影片中出現。
施建祥《葉問3》宣傳照
雖說電影是一個需要技術的項目,但這技術的每個項目,都需要燒錢來支撐,從拍攝、剪輯、製作、宣傳,每一個環節都是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撐。而在上映之前是看不到任何回報,如果遇到其他投資人撤資,還有面臨全民虧損的風險。
雖然快鹿集團有錢,但對於電影投資,這種短時間需要大量資本的輸入的項目,施建祥也不能永遠要多少拿多少。為了快速吸納資金,施建祥,施建祥頻繁參加明星活動,藉助明星效應,為自己的金融公司背書,一手娛樂圈、一手金融圈,憑藉著明星、名人的背書,瘋狂的在民間吸納資金,甚至以月息2%的借款。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