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加投入角色,他還特意為張憲臣這個角色寫了一封用情至深的遺書。
因此,一個有勇有謀、捨己為國的優秀特工就這樣完美地呈現在熒幕上。
而這種對表演的投入和用心,對張譯來說絕不是第一次,這是從他進入演藝圈之初就開始養成的習慣。
2004年前,張譯的日常是往各個劇組投去簡歷和照片,卻始終沒下文。
直到他演了人生第一部電視劇《民工》,對角色的認真和用心,給導演康洪雷留下了頗深的印象。
因此,才有了之後火爆全國的《士兵突擊》。
那場退伍後坐在車上邊吃糖邊爆哭的戲,感染了無數觀眾。
而事實上,張譯在現實生活中也因為接演了劇中的史今一角,脫下了穿了9年的軍裝。
那一年,張譯28歲,正好是胡玫導演口中「男演員如果28歲再出不來,就洗洗睡吧」的截止年齡。
到了30歲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為了更好地詮釋腿部有殘疾的孟煩了。
張譯瘸著腿走了3個月,即便不在拍攝當中,他也都保持這種狀態。
殺青之後,他的左腿比右腿整整細了2厘米。
不僅如此,為了讓形象更顯強壯些,進組前他每天都喝幾袋麵粉泡蛋白粉,之後被查出腎結石,還留下了病根。
同年的劇集《生死線》,那是真「生死一線」。
劇中有一個跳海的情節,為了保暖,劇組在他身上纏了好幾層保鮮膜,可等到跳進水裡後卻限制了他的活動。
張譯差點溺死在海水裡。
40歲遇到了《紅海行動》,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背後,是腿骨折卻堅持拍到最後的張譯。
為此,片方將他飾演的楊銳一角改成了被狙擊手打傷腿的設定。
2019年的國慶檔,張譯形成了一個「自己打自己」的局面,主演的兩部電影《攀登者》和《我和我的祖國》同期上映。
在《攀登者》里,張譯出演了有腿疾的曲松林一角,多次出演這種設定的角色,網友便用「國家一級瘸腿表演藝術家」這個梗形容他。
如果張譯身上有標籤的話,那應該是這個最為貼切了。
而在《我和我的祖國》里,他飾演的是病入膏肓的高遠一角,為了更好地呈現出角色的狀態,他堅持快一個月不吃主食,身體幾近虛脫。
到了和張藝謀首次合作的《一秒鐘》,張導說「我要看看你的顴骨」,意思是角色需要演員是瘦削的形象。
於是,張譯在近兩個月時間裡沒有攝入任何碳水化合物,一個月就瘦了20斤。
很多人都好奇,為了演戲這麼瘋狂,張譯到底圖啥?
殷桃評價他是個「戲瘋子」,
黃渤說:他就像是陳年老普洱,雖然年紀沒那麼老,但是底蘊味道很深。
圈中好友的評價很是恰當,這個「戲瘋子」在電影方面的首個獎項,是憑藉2014年電影《親愛的》里。
只有十幾分鐘戲份的韓德忠一角,而獲得了金雞獎男配。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