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國內音樂類綜藝細化出各種垂直品類,許多原本默默無聞的樂隊藉由平台S級項目,一躍進入公眾視野。之前,也有其他節目向黑豹樂隊發來邀請,但都沒談成。
這次,樂隊內部開了很多會,討論的過程濃縮在一封寫給觀眾的公開信里——時代變了,一場音樂節現場最多不過兩三萬人,而一檔熱門綜藝播放量以億計算。「在這樣的時代里,很多年輕人通過登上綜藝,或創作緊追時代熱門的作品,就在流量的戰場上領先黑豹樂隊走過的三十多年的時間。黑豹樂隊,需要再次突破和改變。」
問題是,「我們是一個團隊,為什麼現在要派一個人去參加?」樂隊的老哥們研究了賽制,得出結論,「如果我們非要上去,就變成我們5個PK人家32個,這是不可能的。」最後,大家一致同意,乾脆就讓「業務紮實、唱功頂尖、舞台表現力和個人形象也很突出」的張淇作代表,「要讓所有的眼光聚焦在他一個人身上,台上所有的光都打到他一個人身上。」
5月26日,趙明義在微博上分享與張淇的合影
張淇告訴《貴圈》,他不記得自己參與過什麼討論:「我們那幾位哥哥就琢磨琢磨,問我『想不想去』。我說去也行,不去也行,都行。他們說那去吧,玩玩吧,沒準挺好玩兒的,我就去了。」
趙明義給張淇打電話,叫他來和節目組見面。他本想再給點「面試」建議,但感覺似乎也不必。對樂隊的這位「忙內(年紀最小的成員)」,他很放心,畢竟萬人場的舞台已經唱了9年了,他相信只要把張淇放在舞台上,一定會「脫穎而出」。
這是張淇第一次參加真人秀,出發前趙明義還是得嘮叨他幾句:「不要考慮什麼人設,演自己的狀態就行了。」誰知道說了跟沒說一樣,他既聽不懂什麼叫「忙內」,又搞不懂趙哥嘴裡說的「人設」是什麼意思。
公演舞台的燈光打在張淇身上,和趙明義預測的一樣,紅了。一個多月里,他的微博粉絲由最初的7萬漲到50萬。在節目設置的場外活動投票環節,還以斷層票數拿到第一。
關於這個第一,張淇感到些許吃驚和意外。「舞台作品能被大家喜歡,還是很高興的。」但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這有什麼意義,不好奇,也無所謂。第一不好嗎?倒也不是,「我這個人慾望不是特彆強烈,你知道嗎。」
突來的人氣與關注,對他談不上什麼衝擊,也感受不到過多興奮,「作品能播,能讓更多人聽到就滿意了」。這裡沒有什麼「終於被發現」的飲恨敘事,也沒有一定要挺進最後一輪、站到最高處的野心勃勃。
2
誰都有年輕氣盛的時候,張淇自然不例外。
他至今都記得北京唱片廠外面的大煙囪,與不遠處天寧寺的古塔比肩而立。2002年,他還留著齊腰長發,在北京玩搖滾。幾個發小攢了900塊錢,贊助他在唱片廠的錄音棚里錄了第一盤demo,8首原創和1首老鷹樂隊的歌,捧在手裡「感覺和做夢一樣」。
他每周六去農展館旁的CD咖啡酒吧演出,酒吧老闆是崔健樂隊的劉元,人稱「中國爵士樂之父」。這裡臥虎藏龍,聚集著各種星探和潛在的巨星。一天,朋友帶來一個人,是在音樂雜誌上見過的一張臉——紅星生產社企劃人詹華,曾經為鄭鈞、田震、許巍等一線音樂人打造過唱片。
彼時,京文唱片正在組建流行音樂廠牌水晶唱片,張淇就這樣成了旗下第一位藝人。對21歲的他來說,爵士、搖滾、流行,唱什麼風格無所謂,能簽約就行。四五頁紙的合同,一式兩份,「連看都不帶看的」,一簽就是八年。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