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季節《脫口秀大會》總是被罵?

2022-09-30     影墨     13039

在節目的第4集中,笑聲領袖李丹的表現也引起了爭議。在程璐、思文、梁海源、孩子組中,無論是文字還是現場表演都表現出色的孩子沒有得到李丹的合影。因為票數少,輸給了談離婚表情包的程璐,不幸被淘汰。.

展開全文

有網友在豆瓣上評論說,「那英和周迅只能看懂家常的表情包,對愛情表情包特別興奮,比如豆豆吐槽女朋友,黃阿姨看著外國老頭。不過,兩人卻能。」對社會問題完全沒有反應,他們表現得像無知和冷漠。」這條評論有超過3000個贊。

不過李丹不拍燈光,被大家批評為「古怪」,偏愛更熟悉的演員。

為什麼這個季節《脫口秀大會》總是被罵?

早前他在節目中提到過,小果文化的老演員們講的是內部表情包,這是一個把戲。但是這個賽季,他表現出了一些寬容。作為業內的「大商人」,小果文化是展會的主辦方。同時,還有一大批簽約演員參演。他們既是評委,又是參賽者。公正性很容易受到質疑。

從情感上看,觀眾之所以如此不滿,原小果文化資深成員、貓頭鷹俱樂部現任經理石琰告訴沉然,因為相比其他娛樂形式,脫口秀更像是一種生活。鏡子。「不是脫口秀本身受到了不合理的對待,而是人們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得到合理的對待,甚至沒有被理解或關心。這就是人們如此興奮的根本原因,」他說。

事傷人,大眾期待一個能代表廣大影迷的笑點,「懂喜劇」和「懂生活」,起碼一樣多。

如果要探究節目本身的原因,非專業的笑點領隊會根據參賽者的個人喜好來決定是留下還是留下。爭議的根源與不公平和不精確的競爭制度有關。這就是《脫口秀大會5》矛盾的地方。

對於觀眾和玩家來說,這是一款足以決定一個脫口秀演員命運的遊戲。此前成為冠軍的王冕現身春晚。一個賽季,新人徐志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名字,一躍成為熱門脫口秀演員。太多人在這裡「逆天改命」。

石岩說,如果是比賽,參考國外,比如日本的M-1喜劇比賽,真正的喜劇比賽,有好幾輪比賽,怎麼投票,專業評委怎麼打分,有會是基本的參數,大家基本都認同的結果,「但是拍燈光,這是很感性的,也很有娛樂性,」他說。

不止一位從業者告訴沉然,節目不應該以脫口秀比賽的標準來評判,而應該從綜藝節目的角度來看待。

綜藝節目需要流量、話題和關注度。周迅和那英擁有全國影響力和破圈影響力。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無論他們是否適合作為笑道領袖,「就像硬幣的兩面,笑道領袖和內部梗,這些爭議本身就是節目流轉的保證」。是綜藝節目還是比賽?《脫口秀大會》的尷尬定位造成了這種言語攻擊。

這不是「遊戲」,這是「綜藝」

從節目設定來看,爭議在所難免。這是一檔綜藝節目,跟小果文化的底層商業邏輯有關。

關注脫口秀行業的投資人陳希希告訴沉然,關於《奇葩說》是否是辯論節目,《脫口秀大會》是否是比賽,他們在選擇什麼,有一個有趣的討論?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把國內脫口秀看成一個產業還為時過早。「它仍然只是娛樂的一個內容分支。」比如,即使全國有100位知名演員,一年能舉辦的專場演出數量也是有限的,帶來的收入金額也不足以稱得上是一個產業。此前,笑果文化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全國脫口秀演出票房達到1.2億元。她感嘆一部中型電影的票房票這麼多。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