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我就住在你們家裡養老吧,這老家也只剩下我一個人了,我在這裡也能幫助你們打理打理房間,照顧照顧你們的生活。」
可是女婿卻一臉的為難,直言:
「媽,您要是短住的話還行,但是您說要以後一直住在這裡養老的話,不合適。」
聽到女婿的話我已經有些失望了,我問他:
「為什麼不不合適,這是我女兒家,我這些年對你也很不錯了,現在年齡大了,在你這裡養老怎麼不合適了?」
女婿卻說:
「您要是住在這裡的話,我爸媽到時候養老怎麼辦,他們也還指望以後養老靠我呢。」
女兒這時候也說:
「你爸媽現在的身體健康,而且我們都住在一個地方,回你家也不遠,完全可以顧得上,我媽一個人住在老家了,也沒有人照顧,又不能經常回去看她,你讓她一個人咋過?」
沒想到女婿卻說:
「要是你擔心沒有經濟保障,我們每個月給媽一些錢當做生活費,除了媽自己的存款,退休金之外,再給一兩千,這樣生活也會有保障。」
我聽到女婿的話也是心裡很不理解,問他:
「你父母很介意我住在這裡養老么?還是你父母馬上就要搬過來住了,為什麼你寧願每個月給我錢,也不願意讓我在你家裡養老,我在你家裡養老也能給你幫助一些,緩解一些生活壓力,也不會給你增添負擔,你有什麼不樂意的?」
可是女婿後來的話卻讓我十分的感慨:
「媽,不是不樂意,是我覺得不合適,您要是住進來了,以後萬一我爸媽需要來家裡養老了,那我怎麼辦?是趕您走,還是不讓我爸媽來?到時候肯定都不好,我爸媽現在身體健康,還能一塊過日子,但是以後年齡大了,肯定是需要搬過來的,到時候您說怎麼辦,你讓我怎麼處理這事情?我總不能現在就告訴我爸媽,讓他們以後自己養老,您要住在家裡養老了吧,這樣他們也會寒心的啊!」
我聽完了確實挺無奈了,突然覺得這些年雖然對待女婿是親兒子一樣,但是卻始終都隔著一層,有什麼事情的話他也只會把他的父母放在第一位考慮,女婿接著說:
「況且您現在身體也健康,還不到六十歲,完全能夠自己生活,還能夠自由自在一些,經濟情況你也不用擔心,您也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生活,您完全可以自己過,不會像跟我們在一起那樣去勞心勞神,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多輕鬆,要是以後真的需要在身邊照顧的話,我們再把您接過來,到時候如果能行的話,要不給您找個養老院,要不就在附近給您找個房子住,這樣離得也能近一點,方便照顧您。」
女婿的回答給了我當頭一棒,讓我突然間就失望了很多,這些年對女婿這麼的好無非也是為了以後老了能夠有個地方安家,為了能夠晚年有人孝順,可如今女婿給我的解決方式卻讓我十分的失望,雖然我也盡力的去理解女婿的說法,可是卻也很失望了。
女兒想要跟女婿辯解幾句,但是我卻攔住了女兒,不想因為我的事情影響了他們的生活,不過最後卻因為這件事情讓我突然醒悟:
晚年想要依靠女婿養老,幾乎是不現實的,無論對女婿女兒的家裡多麼的幫助,到最後養老的時候女婿的心裡也只會優先考慮自己的父母,而不會考慮岳父母,畢竟血濃於水,也沒辦法去責怪他,畢竟他也是做了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就類似他願意承擔起我的養老,是情分,不願意,是本分。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
最後我選擇了回到自己老家,自己一個人生活,女兒跟女婿吵架鬧彆扭,也鬧了很長時間,但是我還是勸女兒應該理解一點,不要傷害了自己的婚姻關係,而女婿也通過女兒每個月都會給我兩千塊錢,儘管我不想要,但女兒依舊堅定的讓我拿著才行。
不過回到家裡之後的生活確實輕鬆了很多,也自在了很多,每天除了給自己做飯之外,其他的時間都是自己怎麼開心怎麼來,還是很滿足的,對女婿的做法也沒有那麼的失望了。
寫在最後:
女婿與岳父母之間的感情其實很多時候始終都會隔著一層,畢竟沒有血緣關係,儘管說感情可以隨著彼此的相處而變得越來越好,但是卻也難以逃離親生的那一關,不過儘管如此,卻並不能否定女婿與岳父母之間的感情,還是會有很多的真感情的,就像是曹大媽的這段經歷,其實女婿也已經做得比較好了,只是在他的角度來說,更看重了自己的父母,這也無可厚非,而曹大媽後來的生活也比較的輕鬆愉悅。
所以說在生活中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跟孩子們保持坦誠的態度去在一起,將心比心,互相理解,或許想考慮,才能夠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模樣,若是一味的只考慮自己的感受,一味的只在乎自己的得失,那麼最終才會鬧出更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