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500個都市孤單心事被寫成歌

2022-10-06     昀澤     7350

當500個都市孤單心事被寫成歌

我曾有過一面貼滿便利貼的牆,每一張都藏著一個人的心事。

許多是求而不得的執念——有人想挽留失去的戀人,租下酒吧,聲勢浩大地找來一幫朋友,背後的投影放著兩人回憶的照片剪成的mv,眼前是被「騙」來的女主角,他緊張得聲音顫抖,跑著調唱完了我寫的歌,得到了意料之中失望的答案,「太晚了」;有人想向心儀的人表達愛意,不乏很帥的「浪子」,每談一段戀愛就來找我寫歌,五六首了,每次都說「這次肯定是真的啦」,讓我寫的詞大多雷同,在誰身上都能適用,不太能感受到其中的真。

大家帶著這些故事找到我,我寫成歌代替他們去表達。都市人的疲憊,不需要真的經歷,有時候可能跟朋友吃完宵夜,打車回去的路上抬頭一看大廈某層亮著的燈就能感受到。

南方人偏愛情緒化一點的表達,而北方人更喜歡傳統說唱那種,比如面對困難堅韌不屈之類的。一到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大家似乎就閒了下來,來找我寫歌的人比平時稍多一些。也有接到宣傳任務,要寫歌讚美疫情中付出的人。

兩年來,聽了大約五百個故事之後,我逐漸意識到,他們更多是想要找到一種傾訴的方式。越到後面,我越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心理醫生,收納了許多人們日常難以言說的情緒。

大多數時候,我習慣了人們的傾訴欲,偶爾還是會被震驚到。那是一個為情所困的學生,找我給他喜歡的女生寫歌,但對方有喜歡的人了。他保存了好多手寫的紙條、信,統統發給我,動輒上千字,字裡行間都在訴說他的愛意,字跡潦草到我讀起來頭疼。他們開玩笑時候剪下過女生的一撮頭髮,還有女生用過的發圈,都被他小心地用真空包裝袋留存著。

他說,兩個人很早就認識了,一直被分到同一個班。他沒什麼朋友,那個女生是唯一一個會聽他傾訴的人。小紙條上的簡筆畫表情符號,女生送給他的發圈,總讓他覺得還有一些渺茫的希望。

我有點擔心他的心理狀況,不知道該怎麼勸他好,就編了一個比他還「舔」的故事。比他還慘一點,這可能是有效的安慰吧。人們在表達情緒之後是需要反饋的,不管是安慰也好,罵醒他也好。不過後來他並沒有等到完成這首歌,我們就沒有再聯繫了。這樣的故事太多了,基本上都那樣,一方不舍,但一方已經想通了。

當500個都市孤單心事被寫成歌

來找我寫歌的年輕人很多,高中生、大學生都有,一到寒暑假,就是我最忙的時候。有的想撩妹表白,有的想裝酷,還有想對社會議題發聲的,比如社畜、網癮治療學校等等。

雖然沒有差幾歲,來找我的高中生們似乎特別早熟,總是表達出對人生的失望,沮喪的情緒,類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不知道是因為emo的風格在青少年中流行,還是他們真的情緒不好,十幾歲的人有這樣的表達,讓我挺懵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