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歌》小組排位賽第一輪四首歌當中,首先登場的陳慧嫻、孟慧圓組《千千闕歌》和周傳雄、陸虎組的《黃昏》,兩首歌都是兩位前輩歌手的代表作;而剩下的蕭敬騰、張淇和楊坤、馬嘉祺分別選擇了相對冷門的歌曲。#我們的歌4#
很明顯,前兩組歌手在樂壇咖位更高,他們都拿出了代表作打頭陣,為何另外兩組卻不願意選擇更耳熟能詳一些的歌曲呢?就連主持人也十分好奇,非常謹慎地表達了「如果冒犯不好意思」後問蕭敬騰:「我在三個音樂app上查這首歌,都不在點播次數最多的排名里,你為什麼堅持選這首歌?」
蕭敬騰的回答是:如果唱《王妃》我會覺得對不起觀眾,會覺得我沒有成長,我不喜歡老是做一樣的事情。楊坤也沒有唱拿手的《無所謂》,他的回答是:「在我們這個階段的歌手,不能再原地踏步了,我們儘量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
就這樣,後兩組與前兩組形成鮮明對比,有網友認為他們是在內涵陳慧嫻唱《千千闕歌》是在「吃老本」,真的是這麼回事嗎?
吃老本的歌手很多,但不包括陳慧嫻
我們來看看歌手的正常職業生涯:先是入行,然後唱許多歌努力成名,有了代表作,再不斷出新作品、發專輯、開演唱會……最後成為行業前輩。
但就是這條路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完成了第一步,有了一首成名作之後就開始「吃老本」了,最典型的比如蔡國慶、龐龍、陳紅、楊臣剛等等,甚至楊坤自己也一度被歸於這個類型,當然對於歌手的忠實粉絲來說,這肯定是不成立的,一定能如數家珍說出不少。
「吃老本」的確是在行業里插科打諢最輕鬆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不求上進的一種體現。但作為歌手,其實有一首代表作已經很不容易,就像任賢齊在《披荊斬棘》里說的:「別人有一首代表作就很厲害了,而我很榮幸有很多。」無疑,陳慧嫻也屬於有很多代表作的一類,就憑這一點說,哪個「吃老本」的人能做到?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