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恩可以放下這三個字。
主旋律放下講道,改為講故事。《覺醒年代》中的顧鴻銘有多精彩?沒關係,不要怕蓋過主旋律和主角,《覺醒年代》很精彩,因為各種角色都非常立體飽滿,場面宏大,有深度,豐富現實的政治生活生態,適當的敘事而不是議論文,是的,一部故事片,而不是一部政治片,就像一個沒有大道理的舞台,但它是行動的展示和大量的讚美,但實際上都是關於忠、孝、義。
電影《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也是如此。
這就是文藝作品的重要性,讓你喜歡,讓你接受你喜歡的事物所表達的內涵。愛是前提,最好的宣傳就是把宣傳片拍成故事片。這是適合的《覺醒年代》《山海情》的第一層。
在同一個電影方面,《戰狼2》《紅海行動》也只是達到了這個水平。
任務片中,三位導演配合《金剛川》《長津湖》,連這點都沒有。第二層是讓導演放過自己。大多數導演都喜歡炫耀。他覺得當導演時,他想表達自己。這是他個人的政治宣傳。由於導演學歷不高,喜歡錶現對生活的理解,很多情節都被觀眾嘲笑,仿佛一個半文盲在談他對唐詩的感想。
更可怕的是,很多導演自身的環境和教育都有問題。無論他們多麼有才華,都無法掩飾他們所表達的憂鬱。有很多世界觀本身就是畸形的,拍出來的東西也怪怪的。導演拍的影視劇大多是議論文之類的極客,真正能拍出故事片的寥寥無幾。
因為故事片太難拍,要重構現實世界,環節太多細節太多,明暗線太多,邏輯太強,否則故事會連貫,無法推進,所以如果你不小心,它會一團糟。
主旋律規定你的導演不允許表達個人情感。導演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情緒還不足以觸動主旋律,所以他克制住自己,可以放開自己,把長在地上的雜七雜八放在一邊。草。
就是拍故事,按劇本拍,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和藝術天賦,不夾帶私貨。
主旋律也沒有導演利用導演謀取私利的餘地,如果導演認定演員不合適也可以避免。這樣一來,一個能把第一層和第二層都放下的導演,想不出一個好故事是很難的。把它變成人們的藝術作品,符合老師們晚安文藝座談會的精神。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