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國演義》對很多人物的刻畫比小說更加立體豐滿。比如被魯迅批評為「智者近魔」的諸葛亮,在電視劇中被「神性」弱化,加上「人性」。
又如官渡之戰後,電視劇為曹操創作了一段台詞:「真像一箭!這箭射了,卻把那麼多強者引到了戰場,把他們的靈魂引到了西邊。」我曹操不會受這箭的影響,強者平安。可以召喚靈魂落地,晚上睡在青山上!星光璀璨,璀璨如話說,你不看這篇文章,曹安就能滿天血!」讓原著中的叛徒多一點「英雄氣概」。
曹操。圖/《三國演義》
電視劇《《水滸傳》》刪減了原作中的詭異和混亂的部分,讓基於現實的悲傷更加強烈。比如原書的結尾,「宋公明多次出現,百姓四時祭祀,梁山停在裡面,求風求雨,求雨」。電視劇改編的最後,變成了吳軍參謀手裡拿著宋江的骨灰。空蕩蕩的中義堂吊梁自殺的悲壯與感染力。電視劇中對女性角色的刻畫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原著「厭女」的傾向。
這些成功的影視改編,都是基於對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當然,它們也比不上當下火熱的「IP孵化」。和很多1980、1990年代出生的傳奇人物一樣,四大名著的電視劇並沒有太多的模特和借鑑,但也缺乏很多的拘謹和刺耳。
《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曾總結道:「這是中國電視劇從手工業時代走向工業時代的過程,也是一個片酬不高但工匠精神處處閃耀的時期。」以拍攝時間為例,從早到晚,《西遊記》拍了6年,《紅樓夢》和《三國演義》拍了5年,布景更加精緻,《水滸傳》,香港武俠邀請了美術指導,拍了不到4年。在拍攝條件逐漸改善、拍攝時間逐漸縮短的背後,中國電視劇的製作正朝著市場化邁進。
1998年,與《《水滸傳》》同年,改編自瓊瑤小說的四大名著的大結局《《還珠格格》》也開播,創下中國電視劇統計後的收視紀錄。此後,作為「國家工程」,幾乎「不惜一切代價」的四大名劇,成為國產電視劇再也回不去的時代。
爾康和紫薇。圖/《還珠格格》
以後沒人的「神劇」
有意思的是,如今央視四大經典的粉絲中,不乏新生代觀眾。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出生在這四部電視劇播出後的時代,但對電視劇的熟悉和喜愛卻絲毫不遜於父母。.
兩年前,年輕人云集的B站一口氣把四部劇都介紹完了。
目前,《水滸傳》和《紅樓夢》的播放量已經達到1億左右,《西遊記》的播放量接近2億,而《三國演義》的播放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7億。四大名著為當代年輕人的網絡生活貢獻了許多「梗」。比如諸葛亮對王朗「沒見過這麼厚顏無恥的人」的怒火成了流行語,諸葛亮用頭撞周瑜棺材的場景被做成了表情包。賈政斥責賈寶玉「叉出去」,宋江戰前常說「去救秦明」,都能讓觀眾會心一笑。
諸葛亮表情包原圖。圖/《三國演義》
也有一些秸稈猝不及防,毫無徵兆。今年春節前夕,因為一句「我讓你回去,你家以後不愁吃穿」這句台詞,一夜之間,無數年輕人換了微信頭像。變成了《西遊記續集》黃澄澄的金豹,寓意來年財運豐裕,衣食無憂。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