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澄澄的豹子。圖/《西遊記續集》
年輕一代的觀眾對四部經典電視劇的老版本可能比與他們一起成長的前兩代人更加尊重。四大名著的翻拍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開始噴的第一批70後、80後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的「隱形人」,但年輕觀眾還在。在反覆對比中,強調了新版的粗糙和舊版的經典。
四大名著央視版有什麼不足嗎?當然還有,比如《三國演義》的短劇,《水滸傳》的剪輯太多等等,都是特定時代留下的遺憾。但既然已經「封神」,小缺點自然可以忽略,但優點卻可以無限放大。在一些輿論場景下,四大名著已經是不可詬病的「神劇」。
歸根結底,年輕人對四大名著老版本的熱情背後,也隱藏著對當下國產劇的深切不滿:進入影視圈時代後,既不想為國產劇消磨時間爛片爛劇,也看膩了韓劇,日劇的虛偽,美劇的陰謀,回首嘗嘗四大名著舊版的經典內涵,已然成為一道吃不完的美味。
所以,在無數人溫情的回眸中,老戲骨的渾身散發著藝術光環。
走出四大名著的日子
四大名著的故事是悲劇與喜劇、緣分與巧合的結合,與人生的邏輯不謀而合。台前幕後,戲裡戲外,那些陌生又熟悉的面孔,都在迎接著各自的人生經歷,仿佛是我們在電視機前的寫照。
有人在角色的幫助下,在演藝事業上取得了重要的飛躍。
1990年代初,《三國演義》的很多角色都已經敲定,只有第一主角諸葛亮的演員還沒有確定。
曾經的奶油小子唐國強作為周瑜的人選來到劇組,卻成為了諸葛亮的最後人選。
當時有人知道唐國強扮演了諸葛亮這麼重要的角色,都覺得這個「小鮮肉」不能擔當主要角色,於是將投訴信寫給了相關部門。總導演王福林不顧輿論,錄了一段唐國強《隆中對》發來證明自己的演技。從那以後,沒有人質疑諸葛亮的選角。
唐國強飾演諸葛亮。圖/《三國演義》
一個人一閃而過,沉默了下來。
成功飾演劉備的孫沿君很早就離開了演藝圈。他上一次上新聞是在他的電瓶車著火的時候。《《紅樓夢》》中的大部分男主角,除了鄧潔,幾乎都淡出了演藝圈。飾演林黛玉的陳曉旭出家後病逝。飾演班兒的李越在車禍中喪生。
也有很多人在離開角色後變成了和我們一樣的「庸人」。
《西遊記》師徒四人要麼去穴,要麼開花,早就引起了幾輪熱議。「唐僧」徐少華形似高僧,接受人群,為觀眾傳授佛法。該視頻早已在各種平台上傳播。這位「唐長老」似乎選擇性地忽略了自己也演過《三國演義》張遼。
西取經書和白龍馬的四師徒。
圖/《西遊記》
當他們來到現實,光環褪去,演員要像其他人一樣接受時間的洗禮,也要在慾望中旋轉,曾經飾演的角色總是那麼鮮活生動。作為觀眾,我們並不是不能完全理解這個差距,但我們仍然感到驚訝。
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用劉老師在爭議時的一句流行語來安慰自己:「我們懷念孫悟空,而不是劉小齡童。」
去年初,網上流傳著一段小視頻。塑造第94屆關羽經典形象的演員呂樹明站在十八層的小舞台上,問台下的人:「你們能不能大聲喊出,中國第一關公是誰?」傳來一個稀疏的回答:「陸書銘。」
「關二爺」還不滿足,又問道:「你們能不能大聲喊一下,陸先生——」台下「我愛你」的聲音更亂了。陸老師有些失望:「怎麼了,大家都弱了。」
在評論區,一位年輕的網友對台下的鄉親說了一句真心話:「別說了,什麼時候送雞蛋?」有網友心情複雜地曬出了《三國演義》的片尾曲。歌詞:「聚散皆緣,相聚永遠是愛,為過去負責,死後如何判斷……」
就在去年7月,寫這首歌《歷史的天空》的女作詞人王健也開車向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