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道德綁架,讓母親撫養3歲孩子:你有退休金,孩子你來養正好

2022-01-08

親戚道德綁架,讓母親撫養3歲孩子:你有退休金,孩子你來養正好

《論語》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意思是說,你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修養,學會用同理心去看待別人,會讓關係變得更和諧。

然而,總有一些人,不僅缺乏同理心,還喜歡「道德綁架」。他們總是以道德的名義,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要求別人一定要做到某些事。

可是,當同樣的事情,落在他自己身上時,他卻不願意了。

有人說,親戚是最擅長「道德綁架」的一群人。

正如《我的姐姐》原型故事裡的親戚們,一個個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姐姐不願撫養弟弟的行為義憤填膺,百般指責,甚至還動手打了姐姐。

可是,他們除了「道德綁架」姐姐,讓姐姐妥協、犧牲、退讓,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撫養弟弟。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親戚,喜歡打著親情的名義,進行各種「道德綁架」。攤上這樣的親戚,你唯有堅守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01.親戚道德綁架

網友高瑞(化名)的母親,也遭遇了親戚們的「道德綁架」。

母親今年60歲,退休後賦閒在家。親戚們讓母親撫養表哥家3歲的孩子,因為母親有退休金,而且時間寬裕。

高瑞直接表示反對,孩子的父母都健在,憑啥讓母親幫忙撫養?

實際上,表哥當年也是母親撫養成人的。

母親有5個兄弟姐妹,母親排行老四,表哥是三舅家的獨生子。在表哥13歲那年,三舅夫婦因為意外,不幸去世。

當時外公外婆都已經不在了,大舅把幾個兄弟姐妹叫到一起,商議後決定,讓母親收養表哥。

因為高瑞父母都有正式工作,條件稍微好一些,而且家裡只有高瑞一個孩子。再加上母親和三舅年齡相差不多,平時關係就挺好,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非常適合收養表哥。

父親平時脾氣很好,對母親一向言聽計從。於是,表哥就被寄養在家裡。

可是,表哥當時正處於青春叛逆期,而且又遭遇變故,因此脾氣有些古怪,高瑞一家人和他相處得並不好。

表哥不愛讀書,高中沒讀完就外出打工,工作穩定後,他搬到公司宿舍住。後來,他談了一個女友,把鎮上的舊房子賣了,在縣城買房結婚。

結婚後,表哥很少和家裡往來。

那幾年,表哥和同事辦了一個小型加工廠,賺了一些錢,買了一輛車,看上去很風光。母親替他高興的同時,也有些感傷。

母親說,辛苦照顧了他幾年,他也不懂得感恩,現在生活好了,哪怕偶爾買點水果上門來坐坐,當初的付出也算值得。

當時,高瑞已經大學畢業,留在省城工作,父親因病驟然離世,家裡只有母親一個人。所以,常常會感覺孤苦伶仃。

02.讓母親撫養3歲孩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不久後,原本順風順水的表哥,發生了一些狀況,先是加工廠遇到問題,虧損嚴重。接著,他和表嫂的感情也出現裂痕,爭吵不斷。

後來,表哥更是染上惡習,欠了一屁股的債。再後來,他的婚姻走到盡頭。

表哥有一個3歲的女兒,原本說好跟表嫂,表哥一次性支付一筆撫養費。可是,表哥根本拿不出錢了,還為了躲避債務,跑到外地,根本聯繫不上。

表嫂一家人就不願意了。

表嫂才27歲,還想著再婚,如果帶著一個孩子,肯定會有所影響。於是,表嫂也不要孩子,她將孩子抱到大舅家,然後離開。

大舅沒辦法,只好把幾個兄弟姐妹找去商議。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思維定勢」,也稱慣性思維。指的是,人會習慣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問題,就像物體運動的慣性。

因為之前表哥是母親撫養成人的,如今表哥的孩子又遭遇類似的問題,大家一致認定孩子交給母親最合適。

他們覺得母親一個人在家閒著,有退休金也有時間,養孩子正好,還能排解孤寂。

03.孩子父母健在,憑啥我養

母親有些猶豫,畢竟表哥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她打電話和高瑞商量。

高瑞得知後,斷然拒絕。

母親每月的退休金,自己一個人生活足夠,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身體毛病漸漸多了,肯定要存一些錢應急。

雖然家裡有一些存款,但那筆錢是留著給母親養老的。

高瑞在省城有一個交往2年的女友,兩人正在努力存錢買房,他自己都在咬緊牙關堅持,不願去動用家裡的存款。

如果母親答應撫養3歲的孩子,各項開支肯定增加,她的退休工資估計是不夠用的。

親戚們自己不願撫養孩子,「道德綁架」卻用得很溜,一個個嘴上說得好聽,但關於孩子撫養費的問題,一句也沒提。

最關鍵的是,養一個孩子,不僅僅是讓他吃飽這麼簡單,你不但要投入錢,還要投入時間、精力和感情。

俗話說,養而不教是為罪,教而不善是為賊。

萬一孩子出了什麼事,或者長大不學好,怎麼辦?高瑞把其中的利害關係,一一和母親說了。

04.堅守底線和原則,學會拒絕‍

母親心軟,高瑞這邊剛說完,但被親戚幾個輪番規勸後,又開始猶豫不決。高瑞怕母親被「洗腦」成功,趕回去準備把母親接到省城。

高瑞對母親說,​孩子確實無辜可憐,如果孩子父母不在了,我們作為親人,自然要施以援手。

但孩子的父母健在,孩子如今的困境,全是因為父母不負責任造成的,憑啥讓別人幫他們承擔責任?

母親到了省城後,大舅氣壞了,險些和母親吵了起來,二姨和小姨也站在大舅那一邊,怪母親太絕情。

母親又開始猶豫不決,不知道該不該回去幫忙?

有一位作家曾說:

拒絕是苦,然而那是一時之苦,陣痛之後便是安寧。

很多時候,你沒有底線地幫忙,別人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你毫無原則地退讓,別人就會試著得寸進尺。

每一種安寧有序的生活,都是靠拒絕一些事情得來的,懂得對一些「道德綁架」說不,你的人生才更輕鬆。

請你一定要記住,堅守自己的底線和原則,是應對「道德綁架」的最有效手段。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感謝您的閱讀,長按點贊關注我,帶給您更多精彩內容。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