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坐月子婆婆揚言不伺候外人,十年之後婆婆生病,兒媳:禮尚往來

2022-12-02

01

都說"月子仇"一生難忘。

在女人生產後,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在重塑,隨著體內激素水平的突然增高,這個時候確實比較易怒也比較愛鑽牛角尖,所以這個時候如果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常常更容易讓人想不開。

"月子仇"大多都是媳婦和婆婆結下比較多,產後大多是婆婆或者母親來照顧月子,母親自然不用說,事事肯定都聽女兒的,以女兒的身體為主。

可婆婆就不一樣,婆婆大多都是以新出生的嬰兒為主,很少關心產婦的身體和心情,矛盾自然就容易產生了。

而且女人產後本來就虛弱,即使發生矛盾也不能反抗,只能忍受,"月子仇"就這麼種在了心裡。

兒媳坐月子婆婆揚言不伺候外人,十年之後婆婆生病,兒媳:禮尚往來

02

小靜和婆婆的關係一直都很差,婆婆這個人比較勢利,就想讓丈夫找個有錢的媳婦兒,可偏偏丈夫和小靜情投意合,拗不過只能勉強讓她們結了婚,雖然同意了婚事,可婚後婆婆對小靜的刁難可從沒少過。

小靜沒什麼文化,因為家裡重男輕女,書讀到初中就不讓小靜繼續讀下去了,沒辦法小靜只能輟學出來闖蕩。

婆婆對小靜的學歷是相當不滿意的,畢竟自己的兒子是名牌大學畢業,總覺得小靜是高攀了他們家,時不時的就對小靜惡語相向。

因為婆婆不看好小靜和丈夫的婚事,也沒有給兩個人置辦婚房,婚後小靜就一直住在婆家,每天看婆婆臉色,好在小靜的工作雖然不好,也還是有工作的,自己掙錢自己花,不至於寄人籬下的生活。

雖然婆婆總說她掙那點兒錢不夠塞牙縫的,還不如辭職回家洗衣做飯還能幫家裡干點兒活兒,但小靜並不在意,婆婆說她的,小靜做自己的。

兒媳坐月子婆婆揚言不伺候外人,十年之後婆婆生病,兒媳:禮尚往來

婚後沒多久,小靜就懷孕了,本來是件開心的時候,誰知道這只是她和婆婆矛盾升級的開始。

從懷孕初期,婆婆就天天叨叨不讓小靜再去上班,要在家裡好好養胎,起初小靜是拒絕的,可有一次因為工作太累肚子不舒服了,也就同意了婆婆的建議辭職在家了。

懷孕的那段時間,婆婆也變得異常勤快,每天大魚大肉給小靜吃著,嘴裡也是左一個右一個的不能餓著我孫子,小靜知道婆婆也不是對她好,全是為了肚子裡的孩子。

可遺憾的是,小靜生了個女兒,當時在醫院婆婆就翻臉了,不等看孩子一眼就收拾東西回家了,還好小靜的老公給力,又是照顧孩子又是照顧小靜,總算也熬到了出院回家。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小靜出院,丈夫也要上班了,只能讓婆婆幫忙照顧照顧小靜,畢竟小靜是剖腹產,還很虛弱。婆婆當著丈夫的面答應的好好的,可丈夫一上班婆婆就出去和其他老太太一起逛街去了,根本不管小靜和孩子。

兒媳坐月子婆婆揚言不伺候外人,十年之後婆婆生病,兒媳:禮尚往來

小靜只能自己忍著疼痛給孩子喂奶哄睡,一天連頓飯都吃不上

一連好幾天婆婆都是這種操作,偶爾心情好了給小靜端個饅頭鹹菜吃,孩子更是看都不看一眼。

小靜本來想忍一忍就過去了,可是沒飯吃自己奶水也不夠,她還是選擇和丈夫說了婆婆的事情,誰知面對丈夫的質問,婆婆沒有一點兒悔意:"我這麼一把年紀了,也沒伺候過人,我也不會伺候人,尤其還是個外人!"

婆婆的話真是字字誅心,小靜覺得自己在婆家也確實是待不下去了,丈夫也不想小靜受委屈,於是兩個人搬出了婆婆家,租了個小房子自己生活。

因為小靜生產完身體很弱又沒人照顧,丈夫也辭了職專門照顧小靜一陣,這期間兩個人覺得上班太被動,還是應該做點生意自由一點。

於是兩個人把這幾年攢的錢拿出來開了個店,小靜雖然學歷不高,但口才很好,為人也很有親和力,辦事更是井井有條,開店的大小事物都是小靜親力親為,店也越來越紅火

兒媳坐月子婆婆揚言不伺候外人,十年之後婆婆生病,兒媳:禮尚往來

看著兒子兒媳婦掙錢了,婆婆坐不住了,沒事就來店裡看看,問問哪裡可以幫幫忙的,還主動提出幫忙照顧孩子,可小靜一直都放不下月子裡婆婆對她的所作所為,也不願意搭理婆婆。

街里相親都覺得小靜的婆婆挺好的,看起來挺慈祥的老人,小靜每次聽到鄰居這樣說都只是抿嘴一笑,婆婆什麼樣的心思她太了解了,不過是想要錢嘛

日子一天天的過,婆婆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記憶力也越來越差,終於有一天什麼都記不起來了。

婆婆得了老年痴呆,需要有個人照顧,這時候家裡親戚都希望小靜可以在家照顧老人,畢竟婆婆就一個兒子。可小靜只是笑了笑說:"我可不伺候外人。"

最後婆婆還是被送到了養老院,也許那裡才是她最好的歸宿。

兒媳坐月子婆婆揚言不伺候外人,十年之後婆婆生病,兒媳:禮尚往來

03

善惡到頭終有報,我們常說人活一世,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一:聰明的婆婆不會跟兒媳結月子仇。

每個母親都覺得自己兒子優秀,對兒媳婦兒總是挑三揀四,也不顧場合,從不考慮傷人的話該不該說。

婆媳平時的爭吵很少會對其中一方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可為何月子裡的不公平待遇卻會傷人至深,甚至記一輩子呢?

首先是產前和產後的落差感,大多數的女人在懷孕的時候都會得到女皇般的待遇,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所有人都照顧她的情緒,就怕她心情不好吃的不好孩子受影響。

可孩子一落地,不管產婦受了多大的罪,全家都開始圍著孩子轉,沒人在乎產婦的身體和心情,孩子好就行,就算偶爾想起產婦,也是要求他給孩子喂奶。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沒有奶就是產婦的錯,孩子吃奶粉是產婦的錯,孩子體質差也是產婦的錯,總之不管孩子有什麼問題,都是因為沒有個好媽媽。

很多例子證明,產前關心產婦,產後態度驟變的婆婆,往往比產前產後都對產婦不好的婆婆更容易被產婦怨恨。

其次生產後是女人身體最虛弱,最需要人照顧的,所以才有"做月子"這麼一說,可見這段時間就是來給產婦修養,調整自己身體和心靈的時間。

這個時候女人本來就對如何照顧剛出生的孩子憂心忡忡,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迷茫,難以接受產後的生活,如果婆婆不僅不關心產婦的心理,反而還事事怪怨於她,自然會加重產婦焦慮的心理。這也是為什麼產後產婦很容易抑鬱的原因,在這段時間受到的傷害真的很難去原諒,也很難被遺忘。

傷人的話說出去,就像潑出去的水,可不是你想收就能收回來的,所以聰明的婆婆一定要謹言慎行,不要和兒媳婦結下月子仇。

兒媳坐月子婆婆揚言不伺候外人,十年之後婆婆生病,兒媳:禮尚往來

第二:家庭里最大的矛盾隱患就是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都是家庭中最大的矛盾關係,婆媳關係好了,家庭生活就能順當很多。

可人與人之間總是有些思想差異的,何況是兩代人的的思想。

其實子女和父母之前也存在著思想碰撞,可因為親情在,再大的矛盾都不是矛盾,而婆媳本來就是互不相識的兩個人,再小的矛盾都不好化解。

在婆媳矛盾中,大多是婆婆挑剔媳婦,嫌樣貌、嫌家庭、嫌學歷、嫌工作,就盼著兒子能找個如自己所願的。

但媳婦兒還是兒子自己找,能符合母親要求的那簡直少之又少,沒看上的兒媳婦兒嫁進家裡,那自然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滿眼都是缺點,矛盾當然也少不了。

而避免婆媳矛盾發生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見面。

只要不見面,就發現不了對方的問題,就算髮現了對方的問題,不在一個屋檐下也不可能千里迢迢的過去找麻煩,逢年過節的禮尚往來一下,甚至還覺得對方不錯。

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一定要住在一起,也不要住在一個房子裡,可以是樓上樓下,可以是一個小區,只要保證有事可以隨叫隨到就可以,這樣不僅能拉近關係,也能有效的阻止矛盾的發生。

當然,作為丈夫這個角色,也要起到潤滑劑作用,在兩個人面前多替對方說說好話,表示一下對方的關心,也能讓原本緊張的關係緩和不少。

雖說婆媳矛盾是個世紀難題,但並非必須你死我活,其實處理得當,也可以做到彼此相敬如賓。


相关文章

  • 女兒遠嫁甘肅十幾年,年邁父親扛被子跋涉千里送溫暖:滿滿的父愛
  • 去城裡看女兒,他們拿一碗剩飯給我吃,轉身回去時我卻給他們50萬
  • 公婆兩面三刀,丈夫支持父母,妻子憤怒:要麼分家,要麼離婚
  • 女子在家囂張跋扈,看婆婆老了竟逼婆婆過戶房產,婆婆:死都不給
  • 看一個男人愛不愛你,不是看他說什麼,而是他怎麼做
  • 和男朋友戀愛2年,同居後我讓他每個月給我一半工資,結果被分手
  • 小叔一家蹭住我陪嫁房2年,我賣掉陪嫁房弟媳大怒:我們一家住哪
  • 妻子掏空家底偷偷給小舅子買房,丈夫得知怒要離婚,妻子徹底慌了
  • 親家問我退休金,我說6000,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借錢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