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坐月子,婆婆去大姑姐家帶外孫,18年後兒媳接婆婆回家養老

2022-12-08     言諾     3173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大姑姐家帶外孫,18年後兒媳接婆婆回家養老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大姑姐家帶外孫,18年後兒媳接婆婆回家養老

01

人與人之間的情分都是相互的,要想別人對你好,首先你要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真誠,特別在對方深陷困境的時候,能幫忙的儘量拉一把,這也是在給自己積攢福報。

很多婆婆因為對兒媳不待見,腿腳利索時不肯幫忙帶孫子,每天遊山玩水只顧自己快活,然而到了晚年,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卻要來兒子家養老,自然遭到兒媳的拒絕。

倒不是說婆婆有必須照看孫子的義務,而是一家人之間,理應互幫互助。「養兒防老」這句話沒錯,雖然兒子對父母負有贍養的義務,但是兒媳對婆婆照顧完全是憑著自覺和情分,倘若當初婆婆找藉口不願意帶孩子,如今兒媳也同樣會找藉口不伺候。

退一步說,孩子是夫妻愛情的結晶,並冠以夫家的姓,從情感上講,婆婆應該愛屋及烏,寵愛孫子孫女。再者,小夫妻剛晉升新手爸媽,缺乏育兒常識,做長輩的有必要給予幫助和指導,幫助他們平穩度過這一困難時期。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大姑姐家帶外孫,18年後兒媳接婆婆回家養老

02

劉阿婆年輕時候很時髦,她丈夫開了一家小工廠,收入頗豐,家裡並不缺她仨瓜倆棗的工資,所以劉阿婆婚後就在家做全職太太,育有一兒一女,一家四口生活幸福。

兒子小傑老實忠厚,女兒小朵聰明伶俐,對兩個孩子劉阿婆從不厚此薄彼。然而在小傑25歲那年,劉阿婆心目中的這座天平開始失衡,主要原因在於她不喜歡兒媳巧巧。

巧巧從農村進城打工,偶然的機會和小傑相識,小傑被她的單純樸實所吸引,在他的追求下兩人展開戀愛。劉阿婆一心想撮合兒子和閨蜜女兒在一起,她強烈反對娶巧巧做兒媳,可是小傑這次沒有順從,執意和巧巧結了婚。

婆婆對巧巧的怨恨就此結下,她接受不了孝順聽話的兒子,居然為了一個女人敢違背她的意願,一定是巧巧給他灌了迷魂湯,以後恐怕會娶了媳婦忘了娘。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大姑姐家帶外孫,18年後兒媳接婆婆回家養老

03

婚後不管巧巧如何討好公婆,婆婆都不為所動。在她眼裡,兒媳渾身上下都是缺點,皮膚不夠白皙,打扮土裡土氣,還時常蹦出幾句方言。然而這絲毫不影響小傑對她的感情,小兩口越是恩愛,婆婆越是氣憤難平,想辦法作妖找茬。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