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坐月子,婆婆去大姑姐家帶外孫,18年後兒媳接婆婆回家養老

2022-12-08     言諾     3144

以前小傑的工資卡交給母親保管,自從結婚後就交給了妻子,這無疑又引起了婆婆的不滿,覺得這個兒子算是白養了,本能地把心偏向女兒,覺得還是女兒才是貼心小棉襖。

巧巧手腳勤快,承包了家裡一大半家務活,然而在婆婆看來遠遠不夠,她要求兒子兒媳每月交3000塊錢伙食費,女兒女婿每星期至少回娘家吃四頓,但是婆婆說免了。其實巧巧很自覺,每個月主動交水電費,家裡的日用品和水果也沒少花錢,但是既然婆婆提了,她只能乖乖照辦。

婆婆一切向錢看,心裡對兒媳全然沒有一絲親情,就連她懷孕也和平時一樣的吃喝,甚至撂下話:「以後你們的孩子別指望我帶,我可沒有這個精氣神。」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大姑姐家帶外孫,18年後兒媳接婆婆回家養老

04

原以為婆婆這是賭氣的話,畢竟那可是她嫡親的孫子。然而婆婆說到做到,在巧巧坐月子第二天,收拾了幾件衣服住到女兒家,說是外孫上幼兒園需要人接送,讓巧巧把她媽從農村叫來伺候月子。

婆婆這個舉動簡直太欺負人,巧巧性格再好也沒法忍受了,她看著襁褓里的兒子淚水漣漣,想不通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惹得婆婆如此嫌棄他們娘倆。從那時起,她打定了主意,既然婆婆不仁別怪她不義,以後她會將受到的待遇統統還回來。

一滿月,巧巧提出要麼搬家,要麼離婚,小傑自然舍不下妻兒,只好找了間出租屋一家三口住下。其實婆家還有一套房子空著,巧巧一心想與婆家劃清界限,況且婆婆也不會輕易把房子給他們。

兒子一家三口的離開,更加惹婆婆生氣,揚言以後家產都歸女兒。之後巧巧再沒登過婆家的門,婆婆也從未來看過孫子,逢年過節只有小傑一個人回去,一邊是生他養他的父母,一邊是妻兒,他實在沒法做出取捨。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大姑姐家帶外孫,18年後兒媳接婆婆回家養老

05

轉眼18年過去,公公早已不在,婆婆也日益衰老。前幾年在女婿的慫恿下,婆婆將兩套房子都過戶給了女兒,一開始夫妻倆對她還挺孝順,可是隨著年紀大了總愛生病,女兒女婿的耐心逐漸消退。

一天小傑下班回來垂頭喪氣,巧巧看出丈夫情緒不對,追問下得知婆婆中風癱瘓了,大姑姐找到小傑,提出贍養老人子女都有責任,她已經照顧十幾年了,也該輪到弟弟來盡孝了。

母親以前的所作所為太傷人心,況且姐姐姐夫得到了父母全部家產,小傑想拒絕又實在不忍心,特別看到母親孤零零躺在那,眼神里流露出來的悲傷,小傑真想把她帶回家靜養,可是又覺得那樣做對不起妻子。

看到婆婆嘗到了報應,巧巧卻開心不起來。她確實恨婆婆,可是婆婆可憐的下場又觸痛了她的心。

經過幾天思想鬥爭,巧巧同意將小房間收拾出來,和大姑姐一家半年照顧婆婆,但是大姑姐不能獨吞公婆的財產,要把其中一套房子過戶給小傑,這才符合子女共同贍養父母,共同繼承父母財產的原則。

在這件事上,婆媳倆終於做到觀點一致了。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大姑姐家帶外孫,18年後兒媳接婆婆回家養老

06

常言道「人心換人心」,不管是朋友交往,還是一家人相處,這句話都是維護良好關係的不二法則。對於只索取不付出的人,最終會遭到別人的唾棄。

婆媳之間的矛盾,很多是因為誤會不理解造成的,每個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找一個各方面條件優異的伴侶,但是婚姻自由,父母只能給予指導和建議,至於子女如何選擇,父母都應該祝福,尊重事實。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卻將子女不聽話的怨氣,撒在他們的伴侶身上,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面子。殊不知,這無形中給自己塑造了惡婆婆的形象,兒媳也因此會對你不尊重。

其實,含飴弄孫是大多數老人的心愿,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扶子女一把,也是在為孩子家庭做貢獻。作為長輩,你先作出表率,兒媳定然會受到感化,和諧的關係自然而然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