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經常陪陪自己喜歡的人,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做些什麼。
他喜歡那種活在現實中的感覺,當眼前的一切讓他覺得很滿足,就算並沒有那麼不滿足,會有著一些不如意,他也並不會想要去發朋友圈。
根本就顧不上,也並沒有那樣的興趣,有那些時間,他更情願去做點別的什麼。
在他的心裡,他早已經想得很清楚,除了自己,並沒有誰,會真的有多麼關注自己的生活。所以,自己也不必去尋求誰的關注,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該怎麼活,就怎麼活就好。
覺得麻煩,懶得去想發什麼。
說起來,發朋友圈,那不過只是很簡單,隨便寫一點,隨便拍一拍。
然而事實上,比起這般隨性,很多人其實都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會好好去琢磨每一個字,會好好去挑選,以及精修每一張圖片。
對一切比較滿意了,覺得那是自己想要的樣子了,然後才會發出來。
真的就並不是那麼的簡單,只是挺麻煩的,總有那麼一些人,偶爾其實也會想要發一發,但是一想到這是那麼的費事,又會不想發了,於是乾脆就算了。
比較害怕麻煩,希望一切都能夠輕鬆一些的人,他真的就會因為麻煩而被勸退。
單純就是比較的懶,不是真的懶,而是懶得發,有那個時間,做點別的,他都會覺得更好。
久而久之,在想要表達時放棄了幾次過後,於是也就徹底選擇了放棄,再也不願意去嘗試了,後來,就再也沒有了那樣的興趣和慾望。
他的朋友圈,也就一直都是那樣,只有很久之前的一些消息,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什麼消息,只是比較的空,比較的乾淨,根本就看不出來什麼,讀不到多少信息。
結語
發不發朋友圈,那只是個人的一種選擇而已,跟過得好不好,真的並沒有什麼關係。
真的就是,有人過得一點都不好,卻每天都發很多的消息,有人過得非常好,完全就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樣子,卻從來都並不怎麼更新朋友圈。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想發,就可以去發,不想發,就可以不發。
與此同時,我們也真的不必通過一個人是否發朋友圈,就去對對方做出評判。
了解一個人,可以參考朋友圈,卻也不能只是看朋友圈的動態。
那真的就看不出來什麼。
還是要走進一點,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交流,才能真的有所了解,看清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