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當保姆三年沒回家,兒媳帶著孩子去看她,進門後兒媳心疼婆婆

2022-12-19     言諾     2710

婆婆當保姆三年沒回家,兒媳帶著孩子去看她,進門後兒媳心疼婆婆

01

婆媳之間難相處,原因之一就是兩人觀念不同。婆媳各自的人生經歷不同,社會閱歷和文化程度等也不同,那想法自然也不同了。兩個想法不同的人在一起生活,難免就會產生分歧,於是就有矛盾了。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婆媳還是分開住比較好,各過各的,誰也不要干涉誰。但有些婆婆會仗著自己是長輩,覺得自己人生經驗豐富,就摻和在兒子和兒媳的生活中,對兒媳指手畫腳,發號施令。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嚮往自由,不願意被管頭管腳的。婆婆管著兒媳,兒媳覺得不舒服,就要反抗了,婆媳之間便發生戰爭了。所以聰明婆婆還是少去管兒子和兒媳的事,兒孫自有兒孫福,婆婆不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在撫養孩子的問題,也是婆媳最容易產生矛盾的地方,婆婆更注重養,兒媳更注重育。婆婆覺得孩子吃好睡好,身體棒棒的就好了,但兒媳覺得還得要教育,得要開發智力,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其實養和育是連在一起的,所以叫養育,兩者相輔相成,必須同時進行。養和育一樣重要,不能厚此薄彼,所以婆媳應該聯合起來,一起合作著養育孩子。如果有分歧時,儘量以兒媳的意見為主,畢竟兒媳才是孩子的監護人。

婆婆當保姆三年沒回家,兒媳帶著孩子去看她,進門後兒媳心疼婆婆

02

毛馨雅家是農村的,她和老公剛結婚時,是跟婆婆住在一起的,公公早已經去世了。剛結婚那一年,毛馨雅和婆婆的關係還不錯。毛馨雅要上班,每天早出晚歸的,所以和婆婆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矛盾自然少了。

但一年後,毛馨雅生下了孩子,婆媳之間的矛盾就不斷冒出來了。婆婆想孩子由她來帶,讓毛馨雅繼續去上班掙錢。但毛馨雅想自己帶孩子,婆婆沒文化,她覺得婆婆只會養,不會育的。

於是,婆媳倆第一次產生了分歧,最後還是毛馨雅勝利了。毛馨雅待在家裡帶孩子後,就天天和婆婆在一起了,又因為帶孩子的方式不同,婆媳倆就三天兩頭髮生摩擦。

後來,毛馨雅萌生了去城裡買房子的想法,一來她想城裡的教育肯定比鄉下好,她在城裡買房子後,孩子就能上城裡的學校了;二來她想和老公去城裡打工,城裡就業機會多,掙的錢也多;三來可以和婆婆分開住,婆媳之間就不會這樣三天兩頭吵架了。

婆婆當保姆三年沒回家,兒媳帶著孩子去看她,進門後兒媳心疼婆婆

03

對於毛馨雅的想法,老公很贊成,兩個人就暗暗為這個目標努力著。到孩子上幼兒園的前段時間,毛馨雅和老公跟婆婆說了想去城裡買房子的事,讓孩子上好的學校。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