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等歌曲給她唱,當他們短暫的戀情以分手告終時,她仍願意做彼此最熟悉的好友。
後來張艾嘉組織創作公益歌曲《明天會更好》,她請羅大佑譜曲,羅大佑立馬答應。
除了羅大佑,李宗盛也將音樂上的第一次獻給了張艾嘉。
他剛加入滾石後製作的一張專輯,就是張艾嘉的《忙與盲》,
當時兩人還共同主演了一部愛情喜劇《最想念的季節》,一時間緋聞不斷。
幾年後,李宗盛又為張艾嘉寫了一首歌,就是那首傳唱至今的《愛的代價》。
在2006的演唱會上,他邀請張艾嘉當嘉賓,介紹她時說:「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女人。」
她叫他「小李「,他叫她「張姐」。
他在台上說:「《愛的代價》這首歌,是我少數幾首寫的時候就流淚的歌,
這首歌是想著你寫的,想著你為什麼嫁給別人了。」
說完兩人哈哈大笑,以往紛擾皆已過去,唯有歌詞唱道:
「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走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最初唱這首歌時,張艾嘉正處在輿論的中心。
她37歲未婚生子,孩子父親不得而知,直到一年後與香港富商王靖雄低調完婚,眾人才得知實情。
只是他們相識相戀時,王靖雄尚未失婚,這段關系公開後,一切跟婚姻道德有關的指責全都指向了張艾嘉。
她說她沒想到王靖雄會失婚,甚至公開承認:「我最不能容忍自己犯的錯誤就是傷害到他人,這讓我一直不安。」
她早已不是懵懂少女,做這個決定時,就已想到了後果,可哪怕身敗名裂,她都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
她給孩子取名為奧斯卡,就是覺得兒子是人生中最好的獎品。
張艾嘉自稱是一個不差的媽媽,兒子4歲時,已經會說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語,小提琴、鋼琴、演講等才藝無一不會。
「老公說我不像是在養兒子,像是在組裝電腦,把所有最先進、最頂級的軟體全部塞進去,卻不知硬盤本身能否容納。」
直到兒子奧斯卡被綁架,她才重新開始審視當下的生活。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