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一個不是很富有的村子裡面,因為交通不是很便利,所以我們也很少出門,因為如果是想出門的話也要走很遠的山路,然後去很遠的距離,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出去,所以他們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平時也很喜歡圍在一起嘮家常,那天去朋友家玩,正好趕上他背著八十歲的老奶奶出來曬太陽。老人精神不錯,每個人都顯得非常開心的樣子,他們幾個人閒聊起來,講了他們村的一個故事。
村裡有個姓程的老太太,生了四個子女,兩男兩女。聽說他們的幾個孩子都還是很孝順的,平時的話也還是很替老人著想,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後來,老伴去世了,程老太就跟著大兒子過。老大和媳婦都是老實人,待她不錯,平時也很照顧她,家裡的家務活基本上就不會讓她動,有時候自己想動動才讓她做一點,因為還是有點害怕會傷到自己的身體。這樣過了十幾年,程老太干不動活了,大兒子就讓她安心養老。除了老大外,其他三個子女一人每月給她三百塊,對她來說夠用了,她平時生活上面的開銷也還是很少的,家裡吃的用的都還有。
可是,人這個東西奇怪,你要忙忙碌碌的還沒事,一旦閒下來,就會感覺全身不自在。所以,很多退休後的老人都會去找個愛好讓自己忙起來,有人去跳舞,有人去釣魚,還有人練書法畫畫。但程老太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只愛看電視,而且,只看那些家庭劇。
老大和媳婦對她再好,也不可能比得上電視里那些孝子,畢竟生活跟影視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可是程老太因為看得多了,似乎就以為電視里的是真的了。
過去,程老太有個頭痛腦熱的,拉都拉不進醫院,現在,她說頭痛時,兒子開了藥給她,她就說他不孝,生了病也不帶自己去看醫生。大兒子只好帶她去醫院,查來查去也查不出什麼毛病,最後,還是開了那些藥回來。
大兒媳是個愛乾淨的人,窗子天天抹,地天天拖,把家裡弄得窗明幾淨。這原本是很好的一件事,可是因為那天拖地時擋到了程老太看電視,她就抱怨說大兒媳天天搞得這麼乾淨,分明就是嫌她髒,她不想在這兒待了,要去老二家。
一開始老大和媳婦誰也沒當真,可是,架不住她老是說,不僅在家裡說,還在村裡說。兒子還可以忍受,兒媳卻忍不住了,有一次,程老太說起要去老二家時,她接過話來,說:「那我幫你收拾一下吧,早點走,趕到老二那裡還能吃晚飯。」
程老太就去了老二家裡。老二家境不如老大,但兩口子也沒嫌棄她,替她鋪了乾淨的被褥。老二媳婦沒老大媳婦那麼愛乾淨,還特別愛吃零食,經常一大袋一大袋地買來各種零食,一家人對著吃。
程老太看在眼裡又不高興了,說你一個女人怎麼這麼貪吃,也不知道節儉一些。二兒媳脾氣好,她說任她說,零食卻是照吃不誤。
這樣過了兩個月,有一次程老太又在說她時,她兒子實在忍不住了,說:「奶奶,我媽又不是花你的錢,你管得太寬了吧。」這孩子十五歲,正是連爸媽都不放在眼裡的年齡,當然更不會將她放在眼裡。程老太被懟得就地一坐,哭著說沒法待了,她要去老四家。
為什麼不去老三家呢,因為老三是女兒,有一次程老太剛跟她透露自己想去她那裡養老,女兒就說她在開玩笑,老公家不僅父母健在,還有個九十多的老奶奶,她去了就成養老院了。
老四也是個女兒,就嫁在鄰村,家境也還不錯。她可能也知道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不再像過去那樣了。老四夫妻覺得媽媽根本不像大哥和二哥說的那樣難纏,還專門打電話過去說了他們一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程老太在老四家住了一個多月後,有一天她感冒,老四擔心傳染給自己正準備高考的兒子,就給了她一個專用的碗。程老太說:「我又不是絕症,你要嫌棄我,那我乾脆餓死算了。」程老太說著說著,把這一個多月來積壓的「委屈」全都說了出來。老四夫妻瞠目結舌,他們早就忘記的事,她卻連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
最後,程老太兜了一圈,還是回到了老大家裡。老大夫妻雖說仍舊贍養她,但對她的態度跟以前有天壤之別了,而其他的子女們除了每月送贍養費來,連過年過節也不來了。她一直跟人說,她白生了四個兒女,可是,沒什麼人同情她。
本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