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老趙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想到年輕那會,夫妻倆都為兒子吃了很多苦,可以說是苦了大半輩子。現在,兩人好不容易熬到退休,都已經是60多歲的人,人生剩下來的時間也不多。難道自己每天就只能散步打打太極嗎?花點錢有錯了嗎?其實,這並不是老趙想要的往後餘生,那一夜他失眠想了很久。
接下來的日子,兒子又來勸說父母要少花錢,可以拿來補貼家用或給自己孫子費用。老趙一氣之下,就霸氣開始花積蓄與退休金,覺得自己都沒幾個年頭,還需要這樣子的省吃儉用嗎?兒子竟然明說了自己那點錢的「正確用法」,自己沒拿過他們一分錢,只是花自己的錢兒子。
老趙實在是氣不過,就帶著老伴開始動不動就去遊山玩水,該吃吃該喝喝都沒落下,這讓兒子一家乾瞪眼卻又無可奈何。
半年後,老趙真正體會到這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雖然都是在花錢。60多歲的他第一次覺得錢真不是那麼重要,餘生不長,過好自己就是最好的事。
02、
老人退休後,花錢有錯嗎?
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老人退休後的日子並不是單單的在家帶孫子或散步打打太極了。有些思想轉變的老人,開始不一樣的養老生活。他們就會選擇去花點小錢去旅遊,做點生平沒有做過的事,讓自己享受一下人生的樂趣。
其實,這樣子思想本質上是沒錯的,但有些子女就不那麼認為了,他們覺得老人既然老了,就應該呆在家裡,做點別花錢的事就行,甚至有些子女開始惦記上他們的積蓄或退休金。這種現象,真的是不少見,可以說有著太多的複雜原因在裡面。
但想要把生活過好點,終究還是沒錯的。每個人都有過好的權利,也有花自己錢的權利。子女們不應該一直去反對他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總是沒錯的,就算是老去的父母也是如此。
他們操勞了大半輩子,如果突然想通了,子女就應該支持他們有自己過餘生的日子。畢竟,在他們那個年代並不富裕,有的只是終日奔波勞累為了溫飽,既然熬過到了退休年齡,這樣子的行為真的需要子女的最大程度去理解和包容。
所以,如果子女有足夠的包容、孝順和理解,老人退休之後,適當的花錢還是沒錯的。歲月安好,餘生不多,就只能放縱讓他們去享受一下自己想要的人生,那何錯之有呢?當然了,這點上也不能那麼肯定,只能根據家庭情況或因人而決定。
03、
如果家裡有老人選擇這樣子的方式去養老,你如何支持呢?
作為新時代,以後老去的我們應該會選擇去旅遊或討好自己的方式去養老,因為性格獨立不會被年齡所約束。將心比心的話,那也就覺得在這點上真沒有太多的異義。如果父母餘生與金錢二選一的話,我想那些孝順的人會選擇父母。
既然要支持,就應該用語言去支持,然後可以偶爾全家選擇性的就近旅遊就行。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只是時間問題罷了。在當代,很多人喜歡玩手機,卻不珍惜身邊那些老去的父母。如果有一天,他們不在,那後悔和遺憾的就是自己,從此就沒有人真正把自己放在心裡。我想,除了父母以外,還真沒有。結了婚可以離婚,但父母始終還是不離不棄。
所以,子女就應該增強自己的能力,這才能有更多時間和更好物質贍養老人,給他們最好的養老方式。或許這很難。但白手起家的人還是有的,時間不會虧待任何拚命努力的人。
就如同詹姆斯·多伯森所說的:「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當自己如何對待老人時,其實以後老了,孩子也是那樣對待自己,這就是種命運的循環。所以,請善待老人,給孩子樹立榜樣。因為將來的日子裡,孩子也會善待自己。
事實上,一個家庭環境的好壞,始終決定孩子的未來和品德。或許,對於老人想要花錢養老的行為,子女還是要給予一定的支持。他們比誰都珍惜那些辛苦錢,比誰來得節制,根本就不需要子女反過來勸說。
今日話題:老人要花積蓄或退休金,你會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