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了南方小年夜,我幫女兒收拾好行李,把她送上了去湖南長沙的高鐵。那邊,有她的爸爸、爺爺奶奶在等著她回家過年。
這已經是第8個年頭了,快形成我們的過年傳統了。
作為一個離異單親媽媽,讓女兒開心自在,是我最大的心愿。就算在講究一家團圓的春節,我也從來沒有要求過女兒留下來陪我過年。
她喜歡看雪,喜歡跟哥哥姐姐一起玩的大家庭氛圍,我給不了。
有時候,成全也是一種愛。
至於我為什麼離婚,以及單身那麼多年為什麼沒有再婚,還得從頭說起。
2
我大學畢業,通過校園招聘會,成功應聘到現在公司的管培生崗位。也是在這個公司,認識了我前夫。
前夫比我大9歲,是技術部的經理。因為管培生是每三個月輪崗到各部門工作,在技術部的時候,我經常跟他有工作上的密切溝通。前夫成熟穩重的性格吸引了我。
戀愛兩年後,他提出結婚,我毫不猶豫地同意。
答應結婚,其實還有一個略微自私的原因,是我太想獲得他那份關愛、包容和溫暖,來彌補我在原生家庭里不被重視的失落感。
但我低估了婚後融入新家庭的難度。跨省的地域文化差異(我是廣東湛江,他是湖南長沙)、家庭成員的生活理念不同(公公婆婆會強勢干預),就連對工作的追求都開始出現分歧,前夫希望我以家庭為重,工作不需要太用功。
對於才22歲的我來講,獨立自主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怎麼會聽之任之呢。
或許也是因為婚姻帶給了我動力和溫暖,我對工作更加地專注和認真。在25歲那年,我被晉升為公司最年輕的人力資源部主管。
在同一年,女兒出生了,公婆來了深圳,幫我們帶孩子。休產假在家的三個月,是我人生中感覺最無助的日子。
因為奶水不足,不得不奶粉喂養孩子,公婆覺得肯定是我的問題,婆婆不斷地用他們老家的偏方,天天熬湯汁給我喝,說是為了孩子好。我跟他們解釋,但公婆年紀大不會講普通話,我也聽不懂方言,變成了雞同鴨講。
3
當我把這些事情講給前夫聽時,他卻沒有任何回應,反而經常勸我多聽老人的沒錯。矛盾和衝突的種子,也就在這時候埋下了。
產假期滿,我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工作勁頭十足,公司也正值高速發展的時候,挑戰的機會很多,沒到一年我又成功地獲得了晉升,從主管升為經理,薪資已經有16萬一年了。
可是前夫非但沒有為我感到高興,反而覺得我對家庭的付出太少了,他很不滿意。我們的交流越來越少,甚至有時在公司遇見,都裝作不認識直接飄過。
女兒兩歲生日過完,我就安排送她去幼兒園了,一來為減輕公婆負擔,二來也希望女兒能接受規範的引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因為在家裡,兩代人的觀念不同,我很難真正地獨立教育她。
有一天公公去接女兒放學,下樓梯的時候摔了一跤,把尾骨摔折了,需要臥床休養,就提出要和婆婆回老家去。我原本還在慶幸,結婚這麼久,我們終於能自由地過上一家三口的小日子了。
但是並沒有。因為我沒有妥協從工作中退回家庭,我和前夫的關係變得更加冷淡,從一開始的誰都想說服誰,到最後誰都不理誰。
最長的一段時間,我們足足有三個月沒說過一句話,我看了心理學的書,知道這就是冷暴力了。
令人窒息的生活是度日如年的,我不斷地調整但還是無法繼續下去,果斷簽下了凈身出戶的離婚協議書,抱著才三歲的女兒,搬離了那個一磚一瓦、一碗一瓢都是自己布置出來的家。
來到公司宿舍住下,開始了另一種人生。這一晃就是8年,儘管過程充滿艱辛和不被理解的困擾,但也因為有女兒的陪伴,生活溫馨不少。
反思過後,才明白人生都會遇到挫折的,只要擁有自立自強的勇氣,總會扛過去的。
4
離婚後的第一年春節,我開心地帶著女兒回娘家過年。
我們是臘月23回去的,我原本想著早點回去,可以幫爸媽上街買年貨,還能和好久不見的同學聚一聚。
但是剛吃完第一頓晚飯,我的滿心歡喜就少了一半。我媽說:「你這幾天不要到處跑,特別是親戚家,也不要跟別人說你離婚了,他們現在都還不知道。」
我:「為什麼?」
媽媽:「沒什麼,反正你不要說就行了。你在家裡正好幫我搞搞衛生,事情多得很,不要出去玩嘍。」
那時,我開始感覺到,「離異」或許是不討人喜歡的標籤。但心裡又很不服氣,離婚又不傷天害理,我好好地過著生活,為什麼要被嫌棄?而且,竟然連我爸媽都不會維護我,反而選擇了遮掩迴避。
原來女兒事小,面子才最重要。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