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母花10萬被視應該,哥嫂給500被誇孝順,小兒:誰孝順誰養老
英國評論家戴維曾經說過一句話:「當你只有一個孩子時,你就是一個家長;當你有兩個孩子時,你就是一個裁判。」
然而,在多數的父母心中,他們卻只做好了家長的本分,卻沒有做好裁判的本分。甚至更多時候,父母連裁判都不情願去做,因為會虧待了自己喜歡的那個孩子。
作家拾遺曾說過:多孩家庭的紛爭根源,不是兄弟姐妹的分愛,而是父母的不公正。父母不公平,由此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
01、父母愛長子
俗話說得好,皇帝愛長子,百姓愛麼兒。然而,在章平的家裡,父母卻只愛長子。在父母的心裡,長子才是他們的後人,至於小兒子,只不過是來湊數罷了。
章平家裡有兩個兒子,他是最小的,卻也不是最得寵的那個。因為最得寵的兒子,是他的哥哥。從小到大,章平就對這個事實看得很清楚。因為父母一點也不掩飾他們偏心的本質。
章平還沒結婚之前,父母就跟著哥嫂住。為了給哥嫂湊首付買房,父母把他們名下的養老房賣掉,給哥嫂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
父母興高采烈地跟著哥嫂搬了進去,然而,才過去了幾年,父母就被嫂子趕了出門。因為婆媳矛盾,父母在哥嫂家也待不下去了,就只能投奔小兒子章平。
可章平的房子,並不是他自己出錢買的,更不是父母給錢買的,而是妻子的陪嫁房。父母的到來,讓章平和妻子的關係變得特別緊張。可為了父母,章平不得不勸妻子忍了。
妻子雖然很生氣,可看到章平如此低聲下氣的求自己,最終還是心軟,答應了接納公婆來養老。
02、為父母花10萬,父母理所當然
只是這樣一來,父母的養老,就成為了章平一個人的義務,哥嫂從此以後就再也不管了。
去年,母親生了一場大病,需要10萬手術費。章平和妻子的意思是,兄弟兩個人各自平攤五萬。結果父親卻阻攔了,說既然我們跟著你們養老,那10萬塊錢就你們包攬了,你哥嫂條件不好,還要養兩個兒子,壓力很大。
就這樣,父親一句話,章平就背負上了10萬的外債,而他也被妻子整整埋怨了好幾個月。只是,他的大包大攬,卻也沒有讓父母對他的態度更好一些。相反,父母還認為小兒子為自己花掉10萬,這不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