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過了六十歲,生活的重心,就轉移到養生保命上了。
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只不過,最好的活法,不見得是養生保命。我覺得,逼迫自己做3件事,才是最精明的活法。
01 逼迫自己,戒掉糟糕的習慣
現實當中,有些人的生活習慣非常糟糕。比如大量菸酒,長時間打牌。
這些東西,固然能帶來一時的快樂。但是超過一定數量後,對老年人的身體損害非常大。
到時候,無論吃多少養生食品,都很難彌補這種傷害。
我家裡有位老鄰居,退休後就沉迷於打牌。
經常一天花費五六個小時,在那個煙霧繚繞的環境里坐著,長久坐著。
無論是吸菸,還是久坐,都是公認的健康殺手。
後來果不其然,引發了腦溢血,倒在地上起不來了。
雖然腦溢血,跟他自身的血壓血脂有關。
但是如果沒有上面說的久坐吸菸,他的健康也不會那麼差。
人到六十,往往就退休了,有著大把空閑時間,自然想找個事情消遣。
這個時候,找什麼事情消遣,就要進行仔細地選擇了。
太極拳、寫字、畫畫,都能夠修身養性,是適合老年人的選擇。
02 減少人際關係
人過六十,大多數人開始閑得無聊,於是找街坊鄰居聊天。
然而,有些聊天純粹是意氣之爭。
我就觀察過我父親、我母親跟其他人的聊天。其中有些叔叔阿姨,嘴巴很碎,說的話很氣人。
這種聊天,還不如不聊。
舉個例子。
比如有些叔爺,在一起聊天,非要爭出個高低。
時間長了,容易生悶氣,還會情緒激動,血壓高。
然後有些阿姨,喜歡嚼舌頭,在背後傳播別人閑話。
這也很讓人上火。
所以說,人際關係要篩選,不要一概全收。
現實里,有幾個靠得住的朋友,陪著說話就行了。其他的人,沒必要應酬。
朋友貴精不貴多嘛。
03 跟子女的生活,保持界限
現實當中,有太多老人習慣了照顧子女。
或者迫於一種現實壓力,不得不去照顧孩子。
最後就把晚年生活,跟兒女的生活綁在一起了。
其實這種損耗非常大。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