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對於養老思想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宣傳孝道,所以有很多家庭會有自己去贍養老人的習慣。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身邊見到過這樣的老人,兒女不在身邊,每天還充滿著怨念,說沒有人照顧,來博取大家的同情心,對他們的兒女進行譴責。對於這樣的現象大家是怎麼看待的?是對兒女的行為作出批判,還是對為什麼老人會有這樣的遭遇而產生思考?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應該如何處理?
張大爺住在一個縣城的老小區里,每天身上穿的衣服都破破爛爛的,衣服還都是髒兮兮的,身上散發出的味道也不好聞,要不是有熟人看見他,知道他是小區里的住戶,不知道的可能還以為他是哪裡來的流浪漢。這張大爺性格還挺古怪,不愛跟人說話,見著人就是板著一張臉,鄰居們看見他,也不敢上前打招呼。但每每有鄰居看見樓底下遛彎兒的張大爺,都會小聲議論幾句。
01.辭去現有工作,卻「義務」給熟人打工
張大爺今年63歲,別看他平常一個人生活,可是膝下還有一兒一女。可自從前幾年老伴兒去世了,就見兒女來過幾次,到後來不知怎的也就沒再來過了。
年輕時候的張大爺原本有著正經工作,在一家國企上班,可是當時流行下海經商,張大爺受人熟人鼓舞,也就把原先的工作給辭退了,去給一個工程隊當包工頭。張大爺就在這個工程隊乾了不少年頭,但是這個工程隊收入也一直不景氣,家裡也一直勸說張大爺別在這裡工作了,又賺不到錢,還不如在家附近做點小本買賣,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可是張大爺一直不聽勸,說自己的好哥們不會虧待了自己,錢到以後肯定會有的。
因為工程隊一直在外地施工,所以張大爺經常出差在外,常年累月的不能回家,自己的兒女就要扔給家裡的媳婦帶,媳婦也很賢惠,把家裡的一切事宜都打理的井井有條。孩子們也都聽話懂事。可日子久了,夫妻之間就難免會心生間隙,夫妻倆因為這件事情吵過不少架,張大爺可能是因為在工地當包工頭當久了,他說話的時候不允許人反對,媳婦吵架會頂幾句嘴,氣急了的張大爺還會動手打人。夫妻倆吵架也不避諱著孩子,孩子們從小沒怎麼和自己爸爸接觸過,還總是看著自己爸爸動手打人,孩子們和張大爺的關係自然也就疏遠了。好在張大爺的媳婦經常對孩子們說,「爸爸出門在外給咱們賺錢,可辛苦了,你們要對爸爸好,知道嗎?」這樣,孩子們才跟張大爺有幾句話可聊。
02.在家無所作為,直到媳婦去世
可是到後來,張大爺突然就不去工程隊工作了,他說他在工程隊,有個小年輕總是給他氣受,張大爺覺得自己是長輩,年輕人應該好好尊敬他,可是這個小年輕總是和他對著來,一生氣張大爺就回家了。媳婦問張大爺,「那今年能拿回來多少錢?」張大爺很輕蔑的說:「哼,老子才不差他們那點錢呢,給不給無所謂。」媳婦一聽就知道,今年肯定是沒有什麼收入了。媳婦談了口氣,就繼續收拾家裡的衛生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