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趙大伯一直推辭,我示意表弟不倒了,我笑著說:「不喝酒那就吃菜,多吃些菜。」
席面開始,熱菜一道接著一道,中途我留意到趙大伯不怎麼吃菜,倒是有些菜被他放在另一個碗里,我當時有些納悶,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他是想留著打包,然後帶回去吃。
我當時心裡就覺得有些怪怪的,早前喊他,他不來,如今倒好,自己拿些菜帶回去吃。
等到席面結束的時候,先前那個鄰居王大伯過來跟我商量說,趙大伯說他身體不好,腿腳不方便,他晚上就不來了,能不能讓我做主給他另外打包一些菜給他帶回去,我聽了有些不高興。
我說我們老家是不興打包的,這些菜要留著,留著給幫忙辦事的親戚再吃上2、3天,要是給趙大伯打包,人人都提出要打包,那可怎麼辦。
後來王大伯嘆了一口氣說,趙大伯日子過得苦,兒子兒媳常年不回來,他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風吹雨打的也沒人管,老人家去集市上買菜又不方便,想吃個肉也吃不到,也是難啊!
聽到王大伯這麼說,我突然覺得剛才的話確實過分了,我後來做主給趙大伯分別打了3個包,有肉有魚還有一些蝦,讓王大伯給他帶回去。
本來這事也就過去了,可到了晚上,趙大伯沒來,他的兒子倒來了,恰巧也是跟我們坐一桌,他那個兒子特別會說話,人穿得體面,開的車也挺好的,看得出來這些年做生意做得不錯。
他一來趕忙解釋說中午有客戶實在走不開,他來晚了自罰三杯,然後自顧自地倒酒喝了起來,表弟他們除了表示感謝,一個勁地勸他多喝一些,表弟還問他,你老爹怎麼沒來,趙大伯的兒子說了句:他年紀大了,不願意參加這些席面了。
也就在這時王大伯突然來了,拍著趙大伯兒子的肩膀跟他打招呼,然後王大伯就當著我們的面說了一件事。
王大伯說:「大侄子,如今你做包工頭在我們村裡算是掙了大錢的主,我記得你這手藝還是跟你老爹學的呢,你老爹想當年可是我們村有名的木匠,誰家打個家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我記得你爹在你小的時候跟我說了一件事,因為這件事他得意了很久,他說是你是大孝子,為什麼呢,因為你8歲那年,你爹帶你出去吃席面,看到桌上有糖醋大蝦,你沒吃過,想著家裡的媽媽也沒吃過,你小小年齡就把這隻蝦趁人不注意握在手裡,到家才鬆開,把這隻藏好的蝦送到你媽媽嘴裡。」
「從那以後,你爹可驕傲了,他以你為榮,說自己生了個大孝子,以後養老不愁了。」
聽了這番話,在座的人都不說話了,我看著趙大伯兒子的臉上白一陣紅一陣,想著如今他成了有錢人了,卻把老父親留在老家孤零零地生活,就連吃個飯都想打包些肉帶回去,如果不是不得已,誰會做這些丟臉的事呢。
都說百善孝為先,我們都是做子女的,我們也都為父母,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只有我們以身作則好好孝順父母,那麼我們的以後才有指望。
後來我聽說,趙大伯的兒子還是沒有把老人接到城裡去生活,但好在他經常回來,給老人買菜買肉,時不時回來照顧,老人家雖然還是一個人孤零零地生活,可起碼生活質量得到了保障,我的心裡感到很欣慰。
可再想想,如今的農村,有許多像趙大伯這樣的留守老人,他們又過著怎樣的日子呢!
@寸寸微雲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點贊、評論與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