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低GI食物不僅能提供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而且因為在體內被吸收速度緩慢,能避免血糖驟然升高,同時也能長時間帶來飽腹感,可謂是一舉兩得。
低GI食物有:粗糧、豆類、乳類、全麥、蔬菜、含果酸較多的水果(蘋果、獼猴桃等)
通常來說,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大於70為高GI食物,小於55為低GI食物,55~70為中GI食物。
(可下個薄荷健康app,查看各種食物的指數)
圖源unsplash
-- 再堅持下,生澀內容馬上講完 --
那針對今天這篇科普文,二姑娘也是查看翻閱了很多資料。
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250g-400g為宜,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比例在55%-65%。
不過,我認為這只是推薦的平均值,並非試用每個人,只是可作為一個參考。
以及真正想要精確的控制自己的攝入的,需每天記錄碳水化合物攝入情況和身體的感受,然後不斷調整計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國家註冊健身營養師體系中,建議減脂的飲食方案是,碳水化合物功能占比50%。
圖源unsplash
其實在過去,醫生給糖尿病患者推薦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僅占總能量的20%。
這使患者長期處於半飢餓狀態,對病情控制不利,所以目前在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的情況下,更強調選擇GI低的食物。
總之,想要減脂的,用低GI食物代替那些高GI食物,或是注意粗細搭配,降低食物GI。
譬如你吃麵條,那麼就和蔬菜或肉類海鮮一起攝入,因為它們的GI指數都比較低,混合進食那整體GI數就下去了。
說人話就是,減肥期咱可將碳水控在50%,然後多吃低GI食物。
好了,現在輕鬆下
來分享個案例
二姑娘閨蜜年初開始制定了減脂計劃,以下內容是我採訪後整理出來的:
1、三餐一定要正常吃,且要有規律不能餓著,否者會很容易想吃零食;
2、控制油的攝入,不吃油炸、燒烤類食物;
3、主食要吃,但要控制碳水的攝入,少吃精米精面(如包子、米飯)用粗糧代替,一天主食的碳水控制在50%左右。
閨蜜今天三餐是:
早餐:一片全麥麵包、半瓶低脂牛奶、一個雞蛋,還準備了一小份水果和一袋每日堅果,但因為前面3個已吃飽,所以水果和堅果留著到餓了加餐吃;
午餐:自己做,有蔬菜、有肉,晚飯再自己回家再做,
另外每天根據「薄荷健康APP」記錄自己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攝入情況。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