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端碗給15歲兒子餵飯卻被摔碎,另一家13歲兒子做美味給媽媽寵上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2022-04-30     言諾

媽媽端碗給15歲兒子餵飯卻被摔碎,另一家13歲兒子做美味給媽媽寵上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孩子生下來的成長取決於父母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的父母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太叛逆,卻忘了自己一直把孩子當作寶寶看待,擔心孩子吃不好穿不暖,將孩子照顧的面面俱到,只要是健康的孩子,他們的發展規律都是相同的,相同的白紙,不同的家長,不同的畫法,完全影響了孩子的人生軌跡,所以不提倡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適當的要求可以讓孩子勤奮懂事。

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家孩子好的,都想把最好的奉獻給孩子,讓孩子衣食無憂,讓孩子出人頭地。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正確的育兒方法,有的把孩子寵得無法無天,脾氣暴躁,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會在父母頭上作威作福。但也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很有一套,把孩子教育得通情達理,讓人羨慕。

媽媽端碗給15歲兒子餵飯 看到一個視訊,一個家庭圍著桌子吃飯,15歲的兒子在玩手機。

爸爸先說「該吃飯了!」兒子極其不耐煩地說「等一下,別煩我,馬上就好了!」

這時媽媽擔心兒子餓肚子,端起飯碗,拿著筷子就往兒子嘴裡送飯,「吃飯了!」

媽媽端碗給15歲兒子餵飯卻被摔碎,另一家13歲兒子做美味給媽媽寵上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兒子火了,拿起媽媽手中的碗,一把摔到地上,碗「啪」一下摔碎了。

兒子還去推搡媽媽「老是吃飯吃飯,每次都跟你說......」

媽媽只是躲閃,卻沒有告訴兒子這樣做不對。

媽媽端碗給15歲兒子餵飯卻被摔碎,另一家13歲兒子做美味給媽媽寵上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雖然說不提倡訓孩子、打孩子,但是當孩子行為不端的時候,該批評就批評,該制止就制止。只有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孩子才知道在什麼場合做什麼事。

如果父母一味忍讓,孩子就習慣於任性而為。當他大了,有能力欺負父母的時候,父母可能就成了他撒氣的對象。

13歲兒子卻把媽媽寵上天 不同的是,同樣是10幾歲的孩子,有的孩子不僅不需要媽媽絮絮叨叨,反而會把媽媽寵上天。一位13歲的孩子就是一個讓人暖心的孩子。

這個孩子就很細緻,姥姥要去森林公園走一走,他手寫了一個溫馨提示:有地點、時間、公車路線、攜帶物品,還有溫馨提示,真的是細緻入微。

媽媽端碗給15歲兒子餵飯卻被摔碎,另一家13歲兒子做美味給媽媽寵上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個孩子會做飯,週末的時候會給媽媽做一堆好吃的:香菇肉丸子、火腿炒苦瓜、油燜大蝦、紅燒肉、清炒花蛤、可樂雞翅,菜品豐富,擺盤美觀。

媽媽端碗給15歲兒子餵飯卻被摔碎,另一家13歲兒子做美味給媽媽寵上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個孩子很貼心,媽媽懷二胎的時候,都是他在照顧媽媽。媽媽做手術的時候,手上有留置針,他還幫媽媽穿襪子。出門在外,替媽媽抱妹妹、提行李,為媽媽分擔很多體力活。

媽媽端碗給15歲兒子餵飯卻被摔碎,另一家13歲兒子做美味給媽媽寵上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樣的孩子是不是都想來一遝!孩子從出生的時候,都是相同的一張白紙,不同的父母畫法不同,上面呈現的畫面也就不同。這樣的父母教出的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強,而且有孝心、有愛心,這麼小就會照顧人,長大了更是父母的好幫手。這樣有能力的孩子不管是在學校,還是以後走入社會,都會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分享到